必典考网

“新亭对泣”的典故出自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5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世说新语》(new sayings of the world)、文学创作(literary creation)、艾略特(eliot)、文学作品(literary works)、同情心(sympathy)、艺术美(artistic beauty)、悲天悯人(bemoaning)、充分运用(full use)、悲剧性的(tragic)、中国古代文学批评(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

  • [单选题]“新亭对泣”的典故出自于:()。

  • A. 《恨赋》
    B. 《世说新语》
    C. 《哀江南赋》
    D. 《别赋》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
  • A. A.文章要充分运用(full use)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bemoaning)的同情心
    C.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tragic)题材内容

  • [多选题]下列观点属于道德批评文学观的有().
  • A. 《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B.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C. 文学批评“作出最终为世间良知所认可的判断”
    D. “有德者必有言”
    E. “一个作家的职责历来是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 [单选题]中国古代文学批评(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往往用形象比喻,追求批评的()
  • A. 思辨倾向
    B. 诗化倾向
    C. 客观倾向
    D. 逻辑分析

  • [单选题]在结构主义理论家中极端地提出“作者之死”的是()
  • A. 艾略特
    B. 瑞恰兹
    C. 巴尔特
    D. 格雷马斯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r9qx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