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血块收缩不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5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活性部位(active site)、肾功能(renal function)、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月经过多(menorrhagia)、血友病(hemophili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间歇性(intermittent)、内源性、不符合(inconformity)、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route of blood coagulation)

  • [单选题]血块收缩不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 血小板无力症
    C. 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症
    D. 血小板α颗粒缺乏症
    E. 巨大血管瘤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不具有抗凝作用的物质是()
  • A. EPCR
    B. HMWK
    C. TEPL
    D. vWF
    E. TM

  • [单选题]关于凝血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作用迅速
    B. 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route of blood coagulation)的因子来自血液和组织液,作用缓慢
    C. 内外凝血途径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D. 因子Ⅶ激活的唯一方式是与组织因子结合后,活性部位的暴露
    E. 复合物TF-Ⅶa-Ca2+可激活因子Ⅹ和因子Ⅸ

  • [单选题]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检试验是()
  • A. BT
    B. TT
    C. APTT
    D. PT
    E. CT

  • [单选题]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inconformity)抗凝血酶活性检测的有关理论()
  • A. 在该试验中,加入过量的凝血酶,使其与受检者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
    B. 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带有对硝基苯胺(PNA.显色基团的发色底物S-2238
    C. 裂解出的PNA呈颜色变化
    D. 剩余的凝血酶越多,裂解产生的PNA越多,显色越深
    E. 显色越深,表明抗凝血酶活性越低

  • [单选题]患者,女,30岁,两周来牙龈出血及月经过多,伴有低热及间歇性(intermittent)头痛,实验室检查结果是Hb80g/L,网织红细胞10%,血小板计数20×109/L,白细胞11×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13秒(对照12秒),APTT45秒(对照30秒),尿液和肾功能异常,试问该病例可能是()
  • A.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过敏性紫癜
    E. 血友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q8lg0.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