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2初级中学语文题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4月19日)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4-1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11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初级中学语文题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4月19日),更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的每日一练请访问必典考网初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在某次“写作”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特别讨论了“写作”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B. 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意见
C. 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随意写作,字数随意
D. 营造写作情景,根据情景进行合理想象,表达自己的心声


2. [单选题]阅读《紫藤萝瀑布》的课例评析,回答问题。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感知本文结构语言魅力,感受作者情感。所以由读课文入手,分别采用自由读、范读、个人展示读几种形式,展开讲解,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低,更偏向于默读;采用设计“循序渐进”的形式,在课堂中设置一个贯穿全文要点的步骤:由紫藤花的外形浅认识到宗璞的客观感受,再到由花得到的感悟,最后感悟花的象征意义,说出自己的感受,得到情感的升华。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体会不深,较为浅显;本课将文章重点放到结构美、语言美、思想美三个板块,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但是学生对于感知到的语言美却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是一致的
B. “循序渐进”的形式,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脉络的把握
C. 朗读形式设计过多,占用课堂时间
D. 教学预设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3. [单选题]阅读《安塞腰鼓》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激情。这首先是因为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刘成章对产生于这片黄土地上的安塞腰鼓有着无限的神往与倾心的爱恋,他深深理解安塞腰鼓的本质,体味出了它丰富的内涵。请同学们找找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安塞腰鼓的本质和内涵及作者对它的挚爱之情。生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生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生3:“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heartquake)的捶击!”生4:“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师:同学们找得很好。这些语句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对黄土高原的热爱,这是文章写得好的主要原因。但是一篇好文章,光有好内容不行,还必须有恰当的形式与之相适应,才能成为一篇完美的文章。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外在形式,特别是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生5:句子都很短,节奏感很强。生6:用了很多排比句,很有气势。生7:用了一些比喻,很形象,很生动。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文章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简洁的段落,铿锵的短句,连用的排比,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这样的节奏使文章的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展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 采用问答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B. 教师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赏析文本,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C. 既关注了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又训练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赏析
D. 过多地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品析语言特色


4. [单选题]《雷电颂》课后练习题是“课文在形式上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试反复朗读课文,背涌前六段: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引导学生体会历史剧的语言特点
B. 提高学生概括文本大意的能力
C. 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D. 通过朗读和背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5.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下理解不恰当的是()。

A.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B.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
C. 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D.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q7p56.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