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正确对待(acquiring a correct understanding)、教育引导(education and guidance)、正确引导(correct guidance)、社会成员(social members)、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社会大环境(macro social environment)、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吉鲁克斯、革命光荣传统、努力学习(learn hard)
[单选题]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C. 主机和应用程序
D. 主机和操作系统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小明面对某饭店大楼惊叹:"啊,真高真漂亮啊!"爷爷说,"只有学习好,才能住进这样的高楼。你可要好好学习啊!"小明调皮地说:"那爷爷上学时一定没好好学习。"下列推导中,小明所使用的是( )。
A. 好好学习,就能住进漂亮的高楼;爷爷没好好学习,所以没住进漂亮的高楼
B. 不好好学习,就住不进漂亮高楼;爷爷没好好学习,所以爷爷没住进漂亮高楼
C.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住进漂亮高楼;爷爷没住进漂亮高楼,所以他没好好学习
D. 不好好学习,就住不进漂亮的高楼;爷爷住的是平房,所以他没有好好学习
[单选题]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教育关系的教育流派是(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批判教育学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单选题]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
A. 五分制计分法
B. 等级制记分法
C. 文字记分法
D. 数字记分法
[多选题]简述注意的品质。
A. 【参考答案】
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3)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
[单选题]"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 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B. 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 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D. 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多选题]材料:
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学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
问题:
(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
(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A. (1)理想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形成合力,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题干中很多学生将“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理想是片面的。
造成“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方面的原因。从整体社会大环境上来看,脑力劳动者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想谋得一份收入稳定并且体面的工作,必须具备高学历,低学历的人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同时,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使人们只能拼命追求更高的就业条件和资本,考上大学就成为了最直接、最安全的出路。
第二,学校方面的原因。在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校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忽略了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忽视了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
第三,家长方面的原因。家长迫于社会的压力和学校的压力,认为考上大学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以后才能有好的工作和生活,并在家庭生活中不断灌输给孩子这种观念,强迫孩子通过努力学习(learn hard)考上大学。
这种片面的理想危害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生活和学习,严重者会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教育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并正确对待儿童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
第二,帮助儿童认识到理想对于人生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提高他们分辨正确理想与错误想法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逐步地树立起为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第三,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培养儿童学习革命光荣传统,并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nlx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