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写作能力(writing ability)、基本素质(basic quality)、德育工作(moral education)、浪费时间(footle)、行为习惯(behavior habit)、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give full play to)、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每一个学生、重要一环(an important link)
[单选题]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 优先发展
B. 促进公平
C. 提高质量
D. 育人为本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夏天午后的课堂上。有学生昏昏欲睡了。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马上提醒,让学生站起来
B. 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 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 随机说了句诗:"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
[多选题]材料: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枝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A. 【参考范文】赏识教育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学困生常常屡教不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应如何赏识学困生呢?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为充分发挥(give full play to)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学困生;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赏识性评语。
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针对学困生的具体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样会让学困生有了前进的动力与希望。"关心"不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an important link),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操行评定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无形中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为此,教师应尝试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学困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能够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
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这种爱必然会得到美丽的回报,这种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
[多选题]杜威反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 )
A. √
[多选题]制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包括( )。
A. 社会
B. 知识
C. 课程理论
D. 儿童
[单选题]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让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出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牢记住题目内容
B. 很好的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单选题]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 陶冶教育
B. 实际锻炼
C. 榜样示范
D. 说服教育
[单选题]当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正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自己也想要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小组讨论中当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积极发言时,自己也会积极思考。这些现象是( )。
A. 社会助长
B. 社会抑制
C. 去社会化
D. 社会懈怠
[单选题]某老师经常关注"学生喜欢我吗?""同事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问题,反映出其成长处于( )。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任务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lkw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