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含水量(water content)、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黏结力(cohesive force)、有机质(organic matter)、施工工艺(construction technology)、设计规范(design code)、可液化地基(liquefaction potential foundation)、极限剪应力(ultimate shear stress)、不同土质条件、不具备(does not have)
[多选题]根据振冲法加固地基的作用机理是()。
A. 振冲置换
B. 振动挤密
C. 排水固结
D. 振冲液化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采用土钉加固一破碎岩质边坡,其中某根土钉有效锚固长度L=4.0m,该土钉计算承受拉力E为188kN,锚孔直径d=108mm,锚孔壁对砂浆的极限剪应力(ultimate shear stress)τ=0.25MPa,钉材与砂浆间黏结力τg=2.0MPa,钉材直径db=32mm,该土钉抗拨安全系数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值。
A. K=0.55
B. K=1.80
C. K=2.37
D. K=4.28
[单选题]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下列()选项中的场地地基。
A.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基础
B.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C.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即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地基
[单选题]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 强夯法
B. 堆载预压法
C. 振冲法
D. 换填法
[单选题]某天然地基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cu为23.35kPa,地基极限承载力等于5.14cu,为120kPa。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碎石桩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简化公式估计,ppf=25.2cu;梅花形布桩,桩径为0.80m,桩中心距为1.40m。设置碎石后桩间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为25.29kPa。破坏时,桩体强度发挥度为1.0,桩间土强度发挥度为0.8。由此,该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为()。
A. ppf=264kPa
B. ppf=282kPa
C. ppf=258kPa
D. ppf=490kPa
[单选题]CFG桩地基竣工验收时,下述()不正确。()
A. 地基检验宜在施工结束28d后进行
B. 试桩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5%~1.0%,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小于3点
C. 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D. 条件不具备(does not have)时,承载力检验可采用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方法
[单选题]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平均干重度为14kN/m3,最大干重度为16.3kN/m3,筏形基础尺寸30mm×30mm,采用灰土桩处理,按三角形满堂布桩,桩径为400mm,桩距为1200mm,挤密后桩间土的干重度为()。
A. 15.8kN/m3
B. 15.5kN/m3
C. 15.3kN/m3
D. 15.2kN/m3
[多选题]下列属于可液化地基(liquefaction potential foundation)处理常用的方法,并对其阐述正确的是()。
A. 桩基和深基础: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土不宜小于1.5m。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小于0.5m
B. 强夯法:强夯法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和夯击能,可处理4~10m深度范围
C. 加密法:包括振冲法、砂石桩法和强夯法等,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采用振冲法、砂石桩法加固后,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应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
D. 换填法: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液化地基土的处理范围,采用加密法、强夯法或换土法,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多选题]水泥土搅拌桩一般常采用以下()布桩形式。()
A. 柱状
B. 壁状
C. 格状
D. 长短桩相结合
[多选题]下列对于深层搅拌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泥土强度随土的含水量的减小而减小
B. 水泥土强度随水泥掺人量的增加而增大
C. 水泥土强度随有机质含量增高而增大
D. 水泥土强度随搅拌时间的加快而增大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l9q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