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客观条件(objective condition)、内部矛盾(internal contradiction)、解决问题、、两个方面(two sides)、逐步提高(gradually improve)、积极参加、不由自主(involuntarily)、教职工代表大会(teachers ' representatives conference)、民主管理权(democratic management right)、《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单选题]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下列各项中,对此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想套得住狼,就要舍得孩子
B. 只要舍得孩子,就能套得住狼
C. 舍得孩子,也许能套得住狼
D. 只有舍得孩子,才能套得住狼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遗传对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影响儿童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营养、睡眠和适宜的运动。( )
A. 错
[单选题]"想得好不如做得好,心动不如行动"这句话倡导的是( )。
A. 心理创新教育
B. 思维创新教育
C. 实践创新教育
D. 理论创新教育
[多选题]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有( )
A. 尊重人的自然本性
B. 培养合格公民
C. 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地位
D. 教育以社会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
[单选题]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是( )表现。
A. 课程即知识
B. 课程即经验
C. 课程即活动
D. 课程即原因
[单选题]学生听课时突然教室外一声巨响,学生对该响声的反应属于(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没有注意
[多选题]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A.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它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其基本规律包含四个方面:(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多选题]材料: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作家通过区分不同的读者类型,针对特定的阅读对象,使用相应的语言和叙事策略,为他们提供读物,从而获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同。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不仅考虑现实的读者,同时也在向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寻求认同。
比如说,在文学出版、印刷、传播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作家们的作品在当世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对古代的作者而言,他们的写作大多没有任何商业报酬,也很少现实的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只有对未来的读者加以想象,才能获得写作的基本动力。所谓的"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作家的写作也向未来敞开,当时不为人知,在后世却成为一代经典的作品,即便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也比比皆是。所以说,文学本身就具有某种"待访"的性质:作家有点像是在茫茫大海上建立岛屿的人,而读者则像是航海者和旅行者。作家之所以在孤寂中建立岛屿,当然是希望有一天能与他们的读者相遇。
对于另一些作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也会投向过去。他们试图与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文学先辈们进行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与先驱者所确立的文学标准对话。当然,他们也是在跟自己内心的目标进行对话。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心中都有一个隐秘而清晰的目标。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商业上成功是一回事,而能否接近和达到这个目标,则是另一回事。就中国文学而言,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确立了古典文学的标准,而鲁迅先生则代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度。也可以说,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伟大的传统。我们置身于这两个传统之中,受到它们的护佑,分享它们的文学资源,向它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在与它们进行对话,并尝试着做出新的文学变革。因此,任何有价值的写作,都是对传统的某种回应,即便是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也是一种重要的回应。
所以,严格地来说,文学写作中对读者的想象,既是一种向现实和未来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才称得上是一种开放的写作。
(摘编自格非《文学在读者中寻求认同》)
问题:
(1)画线句"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中"认同"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如何理解文末所言的"开放的写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A. 【参考答案】
(1)"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认同"的含义是读者对作者的理解和认可,是作者和读者对共同价值的确认。每个优秀的作家都有自己内心的目标,在创作时会为自己的写作设定"隐含的读者",这其中既有现实的读者,也包含未来和可能的读者,作者希望他们是自己的"知音",期待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可来确认自己写作的价值。
(2)"开放的写作"是指具备了过去、现实和未来开放性视野的创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现实和未来的读者寻求认同的过程,这其中既包括现实的读者和市场对自己写作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未来和可能的读者对自己写作的价值的认同,写作要"向未来敞开";二是对传统的再确认过程,作者置身于中国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两大伟大的传统,必须对传统做出回应:或是汲取其营养,对其表达尊重;或是进行质疑和挑战,尝试新的文学变革。总而言之,写作需要具备这种开放性的视野,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接近和达到作者心中隐秘而清晰的目标。
[单选题]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
A. 教育教学权
B. 控告检举权
C. 民主管理权(democratic management right)
D. 培训进修权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8g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