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孙中山在1924年指出:“我中华民国以前13年,徒有民国虚名,毫无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7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张之洞、袁世凯、武昌起义(wuchang uprising)、中华民国(republic china)、不屈不挠(tenacious)、无产阶级(proletariat)、反帝反封建、小资产阶级(petty bourgeoisie)、主要依据(main basis)、中国民族工业(chinese national industriesgot)

  • [单选题]孙中山在1924年指出:“我中华民国以前13年,徒有民国虚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一个假民国。”这句话的含义是()①民主共和的观念没有被人民接受②资产阶级多数时间没有真正掌握民国政权③临时约法和国会被肆意践踏④资产阶级统治尚未在全国确立

  • A. A.①②③
    B. B.①②③④
    C. C.①③④
    D. D.②③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chinese national industriesgot)发展最快的是()
  • A. 化工和火柴
    B. 纺织和面粉
    C. 造纸和纺织
    D. 榨油和制瓷

  • [单选题]武昌起义的主体力量是()
  • A. A、各地的农民军
    B. B、参加革命团体的湖北新军
    C. C、由同盟会员组成的革命骨干
    D.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单选题]“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中共提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main basis)是当时()
  • A. 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petty bourgeoisie)
    B. 国民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C. 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D. 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 [单选题]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后,()与刘坤一联衔合上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新政”活动的重要蓝本。
  • A. 李鸿章
    B. 袁世凯
    C. 张之洞
    D. 盛宣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3r3x3.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