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上颌第二前磨牙(maxillary second premolars)、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n)、就位道(path of removal)、上颌第一前磨牙(maxillary first premolar)、大连接体(major connector)、分散力(dispersion force)、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周膜面积、上颌牙列(maxillary dentition)
[单选题]大连接体的作用有()。
A. 连接局部义齿各部分
B. 传导和分散力(dispersion force)
C. 稳定作用
D. 支持作用
E. A,B,C,D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牙槽嵴是自然牙列赖以存在的基础,其上能承担较大的咀嚼压力,其原因为()。
A. 粘膜表层为不全角化的鳞状上皮,粘膜下层与骨膜紧密相连
B. 粘膜表层为无角化的鳞状上皮,粘膜下层与骨膜紧密相连
C. 粘膜表层为高度角化的鳞状上皮,粘膜下层与骨膜紧密相连
D. 粘膜表层为高度角化的鳞状上皮,粘膜下层与骨膜疏松相连
E. 粘膜表层为不全角化的鳞状上皮,粘膜下层与骨膜疏松相连
[单选题]上颌牙列(maxillary dentition)中按牙周膜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6745321
B. 6734521
C. 7654312
D. 7634521
E. 6735412
[单选题]铸支托的厚度不得低于()。
A. 0.8mnm
B. 0.5mm
C. 1.3mm
D. 3.0mm
E. 5.0mm
[单选题]下列牙列缺损,哪一个属于肯氏第一类第一亚类()。
A. 右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二、三磨牙、左侧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二磨牙
B. 右侧上颌尖牙、第一、二、三磨牙、左侧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二、三磨牙
C. 右侧上颌中切牙、第二前磨牙、第一、二、三磨牙、左侧上颌中切牙、第一、二、三磨牙
D. 右侧上颌第一、二磨牙、左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二磨牙
E. 右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第二、三磨牙
[单选题]Kennedy分类依据()。
A. 支持方式
B. 缺损形式
C. 基牙数目
D. 缺隙部位及鞍基与基牙的关系
E. 缺隙部位及形成的支点线
[单选题]患者,男,63岁。全口义齿戴用一周后,上牙槽嵴粘膜疼痛,造成此症状的原因,除外()。
A. 骨突末缓冲
B. 模型牙槽嵴处石膏磨损
C. 垂直距离过高
D. 模型骨突处用磷酸盐粘固粉加厚少许
E. 刮除模型骨突处石膏,以去除倒凹
[单选题]右侧上颌中切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左侧上颌中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一、二磨牙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磨牙、左侧上颌尖牙、第二前磨牙作基牙,选择就位道时,模型在观测台上如何放置()。
A. 平放
B. 向前倾斜
C. 向左倾斜
D. 向右倾斜
E. 向后倾斜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3py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