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现在有的教师暗示家长或学生,或明着向家长索要财物,根据家长送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9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为人师表、因材施教、生活经验(life experience)、区别对待(differential treatment)、牛顿第二定律(newton second law)、个别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政治经济制度(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牛顿运动定律(newton law of motion)、《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男轻女思想

  • [单选题]现在有的教师暗示家长或学生,或明着向家长索要财物,根据家长送礼的薄厚区别对待学生。这样的老师违背了()的职业道德规范。

  • A. 为人师表
    B. 爱岗敬业
    C. 廉洁从教
    D. 热爱学生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14岁的小小是家里的老大,但爸爸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只允许家里的弟弟们上学,要求其在家务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小小有权向监护人提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爸爸的思想保守但不至于触犯法律
    C. 针对爸爸的行为,其他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检举或控告
    D. 爸爸作为监护人,必须依法使小小入学完成义务教育

  • [单选题]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
  • A. 教育的领导权
    B. 受教育权的分配
    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教育目的

  • [多选题]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   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newton law of motion)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newton law of motion)会有困难,如爆炸类物体、碰撞等,这类运动有什么特征?   学生:运动非常剧烈。   教师:不是指这个方面,我指的是它们运动的时间非常短,运动情况不明确。   学生:哦,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物理学家引入了动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一下,动量是怎么定义的?   学生: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教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体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起决定的,那么动量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吗?   学生:一致。   问题:   (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15分)   (2)针对上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动量的概念。(15分)
  • A. 【参考答案】 (1)该教师的教学不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原则。教师在教授新课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导入上没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 (2)师:同学们,如果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你会躲开吗? 生:不会。 师:那从同样高的地方掉下一个铅球呢? 生:当然会躲。 师:为什么? 生:因为铅球太重了。 师:那如果我直接递给你一个铅球,你会躲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速度不一样。 师:可见物体由于运动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它们的值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上把反映物体运动效果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的量,叫作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个概念--动量,即p=mv。那么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生:矢量,因为速度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 师:对,动量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 [单选题]根据富勒等人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衡量教师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够自觉关注( )。
  • A. 生存
    B. 情境
    C. 未来
    D. 学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34000.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