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高校教师(college teachers)、主观性(subjectivity)、客观性(objectivity)、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具体性(concreteness)、西周时期(west zhou dynasty)、“人的全面发展”、择优录取(contest mobility)、高校培养目标(training target in universities)、怎么做
[填空题]“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教育。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高校培养目标(training target in universities)在性质上具有()。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具体性
D. 多样性
E. 抽象性
[单选题]我国高校选拔新生录取分批次进行,基本上按考生所填志愿,按考生高分到低分并不大于高校招生计划数的()向高校提供考生信息,高校按招生录取原则进行择优录取(contest mobility)。
A. 150%
B. 120%
C. 100%
D. 90%
[单选题]用于回答“怎么做”问题的知识是()。
A. 陈述性知识
B. 显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隐性知识
[多选题]高校教师评估的渠道主要包括()。
A. A, B, C, D
[多选题]教授治校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有()。
A. 校长任用
B. 教师的聘任
C. 人事的任免
D. 学校的发展战略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60el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