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加速度(acceleration)、测试点(test point)、进一步(further)、《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地震烈度表(seismic intensity scale)
[多选题]《中国地震烈度表(seismic intensity scale)》(GB/T17742-2008)中用于划分地震烈度的地面运动参数为()。
A. 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B. 垂直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C. 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速度
D. 水平向地面运动的周期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某工程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震分组为二组),该场地的特征周期为()。
A. 0.30s
B. 0.40s
C. 0.55s
D. 0.65s
[单选题]对场地液化性判别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7~9度烈度时,应进行液化判别
B. 判别饱和的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液化时,可先进行初判,对初判不能排除液化的土层,可采用标准贯入等方法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
C. 当采用标准贯入判别液化时,应对锤击数进行杆长修正
D. 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液化指数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液化复判时,下述()正确。()
A. 液化判别的深度不超过20m
B. 采用标准贯入击数判别液化性时,如测试点深度大于15m时,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只按15m考虑
C. 对于粉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实测值
D. 对于砂土,计算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黏粒百分含量应取3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xej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