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述哪种神经递质对全身麻醉最重要()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9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抑制效应(inhibitory effect)、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5-羟色胺(serotonin)、多巴胺(dopamine)、主要原因(main cause)、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膜去极化(membrane depolarization)、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 [单选题]下述哪种神经递质对全身麻醉最重要()

  • A. A.去甲肾上腺素
    B. B.多巴胺
    C. C.谷氨酸
    D. D.5-羟色胺
    E. E.乙酰胆碱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A.夹尾反应主要通过脊髓途径
    B. B.夹尾的MAC高于翻正反射MAC
    C. C.翻正反射主要通过脑干以上途径
    D. D.不同种系动物间的MAC有较大差别
    E. E.同一种系动物的MAC相近

  • [单选题]老年人MAC减低的主要原因()
  • A. A.中枢神经系统对吸入麻醉药的抑制效应敏感性增强
    B. B.主要与脑组织中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有关
    C. C.主要与脑耗氧量减少有关
    D. D.主要与脑代谢率减低有关
    E. E.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分布不均有关

  • [单选题]全麻时吸入气中最低氧浓度为()
  • A. A.21%
    B. B.28%
    C. C.33%
    D. D.40%
    E. E.45%

  • [多选题]下述哪些可降低麻醉作用()
  • A. A.使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增加
    B. B.使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增加
    C. C.使兴奋性突触前膜去极化(membrane depolarization)
    D. D.使抑制性突触前膜去极化(membrane depolarization)
    E. E.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兴奋性增加

  • [多选题]下述哪些属于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
  • A. A.去甲肾上腺素
    B. B.乙酰胆碱
    C. C.5-羟色胺
    D. D.门冬氨酸
    E. E.甘氨酸

  •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
  • A. A.乙酰胆碱
    B. B.甘氨酸
    C. C.谷氨酸
    D. D.门冬氨酸
    E. E.GABA

  •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 A. A.谷氨酸
    B. B.门冬氨酸
    C. C.色氨酸
    D. D.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
    E. E.甘氨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w349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