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宏观调控(macro-control)、深化改革(deepening reform)、财政赤字(financial deficit)、遵守规则(obey rules)、热胀冷缩、社会各界(social sectors)、沸点升高(boiling point elevation)、生活态度(life attitude)、全体人民(all people)、主观臆断
[单选题]一块木料,能不能用,怎样使用,舍弃什么,不是用嘴说,也不是用眼看,更不是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这就是“匠人规则”。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 这段文字中的“匠人规则”启示我们:
A. 规则是有棱有角,非常清楚的,丁就是丁,卯就是卯
B. 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C. 规则可惩罚违反它的人,又可保护和赏赐遵守它的人
D. 规则作为尺度和准绳。为人们做事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下面的题目。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13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在经济方面对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原则和政策取向进行了部署。李克强总理强调,实现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取向: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all people)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不断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