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尿蛋白(urine protein)、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移动性(mobility)、呼吸困难(dyspne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外周血白细胞(peripheral leukocytes)、美籍华人(chinese american)、反射亢进、密切接触传播
[多选题]乙型脑炎特异性IgM抗体具有如下哪些特征()
A. 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即阳性
B. IgM抗体在两周达高峰
C. 轻、中型患者检出率高
D. 重型及极重型患者检出率最高
E. 不能作早期诊断试验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作用机制是()
A.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
B.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药
C. 蛋白酶抑制药
D. 整合酶抑制药
E. 融合抑制药
[单选题]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是()
A. 主要经血液传播
B. 主要经口密切接触传播
C. 主要经飞沫传播
D. 主要经性途径传播
E. 主要经宫内传播
[单选题]男,43岁,某私营企业老总。乏力伴食欲下降3周,尿黄、身目黄染1周。无发热、腹痛,无酱油样尿。无输血及血制品史,无嗜酒史。1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体查:神清,精神差,肝掌征(+),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部移动性浊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230U/L,TB360μmo/L,ALB32g/L,PTA28%。
A. D
[单选题]男,6岁,2013年3月20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伴胸闷、气喘及胸痛等症状,高热不退,不适症状持续加重3天就诊,当地有散发H1N1流感病例。
A. B
[单选题]10岁患儿,8月2日因发热,头痛、嗜睡四天入院。体温40.5℃,呼吸28次/分钟,脉搏100次/分钟,血压120/70mmHg,浅昏迷,颈抵抗,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凯尔尼格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四肢肌张力增高,外周血白细胞(peripheral leukocytes)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尿蛋白(+),临床表现提示为严重感染性疾病。
A. E
[单选题]男,37岁,于2003年2月8日开始出现发热,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胸闷,咳嗽,咳少许血丝痰,于2月10日入院。体格检查发现体温40.3℃,右肺可闻少许湿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患者职业为医生,起病前4天,曾抢救1例发热、频繁咳嗽、呼吸困难的患者,当时一起抢救患者其他3位同事均出现发热。实验室检查发现WBC3.1×109/L,RBC4.7×1012/L,PLT80×109/L,尿蛋白阴性,ALT95U/L,AST114U/L。胸片示右中叶局灶性炎症。入院后第10天病情加重,出现气促,PaO260mmHg,SpO283%,48小时内肺部阴影面积扩大超过50%。
A. E
[多选题]男,32岁,美籍华人(chinese american),由美国来华旅游。因发热、咳嗽、吐白痰5天,气短2天住院。否认吸毒史,出生于中国,16年前到美国定居,5年前离婚,无子女,有同性恋史。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128次/分,呼吸44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发育营养正常,呼吸急促,唇发绀,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底部轻度湿啰音,腹部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色素101g/L,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69,淋巴细胞0.23,单核细胞0.06,嗜碱粒细胞0.02,动脉血氧(PaO2)24mmHg,肺部X线征为间质性肺炎。
A. A, B
[多选题]男,32岁,美籍华人(chinese american),由美国来华旅游。因发热、咳嗽、吐白痰5天,气短2天住院。否认吸毒史,出生于中国,16年前到美国定居,5年前离婚,无子女,有同性恋史。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128次/分,呼吸44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发育营养正常,呼吸急促,唇发绀,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底部轻度湿啰音,腹部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色素101g/L,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69,淋巴细胞0.23,单核细胞0.06,嗜碱粒细胞0.02,动脉血氧(PaO2)24mmHg,肺部X线征为间质性肺炎。
A. A, B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lpw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