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8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污染源(pollution source)、逆温层(inversion layer)、水文地质(hydrogeology)、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 condition)、径流模数(runoff modulus)、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地下水环境(groundwater environment)、基础上(basis)、吸附力(adsorption force)

  • [多选题]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groundwater environment)》,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是在充分收集已有相关资料和地下水环境(groundwater environment)现状调查的基础上(basis),针对()而进行的工作。

  • A. 为了获取包气带的物理属性
    B. 某些需要进一步查明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C. 为获取预测评价中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
    D. 为获取现状评价中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某水域经5次监测溶解氧的浓度为:5.6mg/L、6.1mg/L、4.5mg/L、4.8mg/L、5.8mg/L,用内梅罗法计算溶解氧的统计浓度值是()mg/L。
  • A. 5.36
    B. 4.95
    C. 5.12
    D. 5.74

  • [单选题]为了说明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情况,通常用()来度量。
  • A. 地下水均衡值
    B. 径流模数
    C. 入渗系数
    D. 下渗系数

  • [多选题]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条件的叙述,说法正确有()。
  • A. 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B. 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30m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
    C. 避开树木和吸附力(adsorption force)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D. 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
    E. 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m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

  • [多选题]温度资料应分析的内容包括()。
  • A. 一级评价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逆温层出现的频率
    B. 统计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
    C. 二级评价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逆温层出现的频率
    D. 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
    E. 一级评价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逆温层的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 [多选题]地下水的排泄,有()。
  • A. 泉排泄
    B. 蒸发排泄
    C. 泄流排泄
    D. 人工排泄
    E. 向含水层排泄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kxrj5.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