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2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司法解释(judicial interpretation)、贯彻实施、违法行为(illegal activities)、《婚姻法》(law of marriage)、国家机关、优先选择(priority selection)、法律面前、法律规定的义务

  • [多选题]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A.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
    B. 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C. 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
    D. D.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毋须遵循程序性要求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不需要采用辩证推理的方法?()
  • A. 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B. B.出现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
    C. C.依准用性规则援引或参照了其他规则
    D. 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

  • [单选题]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 A. 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 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 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 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 [单选题]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院同学甲与乙对此有过讨论。甲认为:①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②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依靠法官自由裁量的思维;③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思维中。乙则认为:①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进行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②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下列何种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
  • A. 甲的观点①和②
    B. 甲的观点①和乙的观点②
    C. 甲的观点③和乙的观点①
    D. 甲的观点②和乙的观点②

  • [多选题]根据法理学,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A.法的实施方式包括守法、行政和司法
    B. B.守法就是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C. C.违法行为一定是无效行为
    D. D.所有的违法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 [多选题]实现法律监督必须具备以下哪些基本因素?()
  • A. A.法律监督的权力
    B. B.法律监督的内容
    C. C.法律监督的程序
    D. D.法律监督的主体

  • [多选题]下列关于设证推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选项?()
  • A. 设证推理是一种效力较弱的推理,它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并非是不可放弃的
    B. 设证推理虽然是法律人在法的适用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但它的推论结论却是不确定的
    C. 设证推理要求推论人须形成一些假定背景以及相关的感性事实
    D. 法律推理中的设证推理,就是在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priority selection)一个假设的推论

  • [多选题]下列哪一或哪些行为不属于执法活动?()
  • A. 于国辉认为自己没有钱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B. 税务人员认为某人有偷税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 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D. 法官出差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而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 [多选题]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的表述可以成立?()
  • A. 中国古人提出"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这种做法是类比推理
    B. 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法有关司法解释中提出,《婚姻法》第3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一解释属于限制解释
    C. 李某趁王某外出时,潜入王某家中盗窃。王某回家后发现失窃,向保险公司索赔。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李某盗窃王某财产的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D.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应作扩充解释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gqlvz.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