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时代背景(times background)、东方文化(oriental culture)、时间跨度(time span)、供不应求(demand exceeds supply)、人口增加(population increase)、“文如其人”、爱新觉罗、明清两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social existing and social consciousnes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单选题]中国人对知识与思想、文风与人品、政治与学术,向来很难划开一道理性的界限,把本来只是经验和感觉的判断,常常当成评价一切的铁律。其实,元好问早就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刘因也曾说“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以下观点与原文意思最相符的是:()
A. “文如其人”式的说法过于武断
B. 凭感觉去评价人是不可靠的
C. 知人知面不知心
D. 识人的标准应多元化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一个小孩拿起石头,打碎了商店的窗玻璃。做错了事情的孩子跑掉了,商店老板自认倒霉,拿出一笔钱去买玻璃重新安上;这下,玻璃店有了生意,赚到了一笔小钱;玻璃店店主用这笔钱去面包店买了面包,面包店又有活干了;面包店老板又去农民那里买进了几斤面粉……仅仅碎了一块玻璃,却带动了社会上许多行业的发展,甚至创造了就业机会,这可真是坏事变成好事的绝佳案例!这个虚拟的案例正是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理论──破窗理论。根据破窗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碎玻璃的损失及卖出玻璃的收益都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B. 如果玻璃不被打碎,商店老板也可能主动更换玻璃
C. 用于买玻璃的钱也能通过其他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D. 按照破窗理论,打碎玻璃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从山水画史的观点来看,北宋、南宋皇帝虽然都姓赵,但是画风迥异,通常都被分作两部分来讲;明代是朱元璋的天下,清代姓爱新觉罗,统治者既非一家一姓,时间跨度亦有540余年之久,却常被合在一起讲述。这是因为政治史和美术史并不一定要平行,换言之,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在元代画风的影响之下,临摹风盛,创意式微,不像两宋绘画有着显著不同的特色。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宋代帝王很少直接干预绘画创作
B. 元代绘画继承了两宋绘画的特色
C. 明清两朝的绘画风格具有相似性
D. 绘画研究中应特别注重时代背景
[单选题]从A市到B市的航班每周一、二、三、五各发一班,某年2月最后一天是星期三,问当年从A市到B市的最后一次航班是星期几出发?
A. 星期一
B. 星期二
C. 星期三
D. 星期五
[单选题]“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内涵,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存在。这说明()。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物质是运动的,同时又是相对静止的
C. 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单选题]根据测算,全国城乡普遍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将使总人口在2030年达到14.53亿,峰值人口增加1500万;2050年,总人口下降为13.85亿,但比现行生育率增加约5000万人。“单独二胎”与现行生育政策相比,2030年老龄化水平从24.1%降低到23.8%;2050年从34.1%降到32.8%;直到2074年以后,该政策会影响老年人口数量。另外,城乡普遍推行“单独二胎”政策15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开始增加,203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8.75亿升到8.77亿;2050年从7.00亿升至7.26 亿。
A. D
[单选题]上世纪末开始的十几年间,中国大学招生数激增了五六倍,为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提供了_____的劳动力,但增长速度过快,远超过普通或无技能劳动力的增速,在就业市场造成错位,反而是农民工供不应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源源不断
B. 应有尽有
C. 形形色色
D. 数不胜数
[单选题]甲乙两辆车从A地驶往90公里外的B地,两车的速度比为5∶6,甲车于上午10点半出发,乙车于10点40分出发,最终乙车比甲车早2分钟到达乙地。问两车的时速相差多少千米/小时?
A. 10
B. 12
C. 12.5
D. 15
[单选题]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的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学龄前儿童的主要特点
B. 儿童建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C. 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
D. 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条件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e8g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