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客观性(objectivity)、可能性(possibility)、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异构体(isomer)、调查结果(investigation results)、化学物质(chemicals)、人类致癌物、环境危害因素(environmental hazardous factor)、重要依据(important basis)
[单选题]人类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多少种()。
A. 300万
B. 8万
C. 40万
D. 100万
E. 15万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危险度是()。
A.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方
B.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C.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性估计
D.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E. 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明确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存在与否、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关系、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及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险度的估计。
[单选题]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A. 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B. 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
C. 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
D. 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E. 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单选题]毒物的空间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A. 直链烃<支链烃
B. 环烃<链烃
C. 间位<邻位<对位
D. L–异构体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急性毒性为()。
A. 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症状
B. 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死亡情况
C. 人或实验动物14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产生的毒效应
D. 人或实验动物仅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毒物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E. 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毒性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d7y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