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损害赔偿(compensation for damage)、诉讼主体资格(qualification of subject of procedure)、个人行为(individual behavior)、国家赔偿法、残疾赔偿金(disability compensation)、应承担责任(be to blame)、公安分局(public security subbureau)、治安联防队、丧失劳动能力、行使职权(wield power)
[单选题]某市A区公安分局(public security subbureau)协勤人员孙某抓获了有行窃嫌疑的韩某,因韩某拒不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孙某用木棍将韩某殴打致伤。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由()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A. 市公安局
B. 区公安分局(public security subbureau)
C. 区治安联防队
D. 协勤人员孙某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A. 10倍
B. 20倍
C. 5倍
D. 15倍
[多选题]1996年1月10日,李甲之子李乙因无证驾驶李甲的汽车被警察张某将汽车扣留,当张某将汽车开往公安局时不慎将汽车撞坏。李甲单独就损害赔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在驳回原告起诉时,不可能采用下列哪些理由?()
A. 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B. 张某的行为系与行使职权(wield power)无关的个人行为
C. 损害是李乙的行为导致的,国家不应承担责任
D. 请求赔偿的程序不合法
[多选题]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取权时违法对财产采取()等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A. 查封
B. 扣押
C. 冻结
D. 追缴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d57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