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列作品中,不是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是(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0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长恨歌》(song of everlasting regret)、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梧桐雨》(rain on the plane tree)、《长生殿》(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彼得·德鲁克、《韩非子》、“白板说”、德鲁克思想、拔苗助长、孔尚任《桃花扇》

  • [单选题]下列作品中,不是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是( )。

  • A. 白居易《长恨歌》
    B. 孔尚任《桃花扇》
    C. 洪升《长生殿》
    D. 白朴《梧桐雨》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中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 )。
  •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史记》
    D. 《韩非子》

  •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
  • A. 5(±)2个模块
    B. 6(±)2个模块
    C. 7(±)2个模块
    D. 8(±)2个模块

  • [多选题]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
  • A. 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B. 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
    C. 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D. 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 [单选题]“平行教育原则”是( )提出的。
  • A. 马卡连柯
    B. 杜威
    C. 德鲁克
    D. 洛克

  • [单选题]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 A. 心理焦虑
    B. 精神紧张
    C. 注意障碍
    D. 情绪低落

  • [单选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 A. 讲解法
    B. 演示法
    C. 练习法
    D. 指导法

  •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德瑞克·朱伯特、贝弗利·朱伯特夫妇是著名的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制作者,在长达30年野外动物生活的拍摄生涯中,拍摄了25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8次获得艾美奖。   有人曾这样问朱伯特夫妇:当肉食动物在捕杀弱小动物时,你们也眼睁睁地看着,不去帮忙吗?   朱伯特夫妇回答: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 A. 【参考范文】 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 面对肉食动物对弱小动物的捕杀,朱伯特夫妇“无动于衷”,因为他们知道野生动物之间的厮杀体现的正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人类任何试图阻止这种厮杀的行为,都是对“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自然基本规律的无视。相反,有时候只有“无动于衷”才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尊重自然规律,才能领略自然之美。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同样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教师应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做到“无动于衷”。 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不可拔苗助长。学生成长有其必经过程,“欲速则不迭”。教师不能盲目期待学生快速成长,应知任何试图超越这种发展过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学生自身的成长是内因。教师既不能代替学生成长,也不能拔苗助长,而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发挥自身潜能的条件,切实有效地指导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教师不能事事代劳,必要时必须“无动于衷”,在一旁细细观察,默默注视,适时地加以科学引导,这才是明智之举。 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不可千篇一律。学生作为成长中的单独个体,天赋各异,生长环境各不相同,这使得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像生长中的树苗一般,虽枝叶交错,却千姿百态,充满生机。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以“无动于衷”的状态去观察学生的成长,以“尊重规律”的心态适时适度引导学生,而不是用一个个“教师期待”的框架将发展中的学生限制起来,强求学生整齐一致、千篇一律地学习同一个内容,进行同一类练习,达成同一种目标。 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重视长远发展。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目光短浅,而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建立长远的发展规划。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引领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当前,部分教师以分数论成败、以升学论英雄,重视学生成绩,却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偏离了教育正常的轨道。 成长没有捷径,成功不可复制。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身为学生前行途中的引路人,教师应当理智观察,适时指导,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对于学生的人生之路,教师更不能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充分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句话启示我们,学校、家长、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学会“无动于衷”,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878lp.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