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卫生毒理(副高)试题专家解析(06.04)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2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预防措施(preventive measures)、健康状况(health status)、地理分布(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方差分析、统计地图(statistical map)、硫胺素缺乏(thiamine deficiency)、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发展速度、变形杆菌食物中毒(bacillus proteus food poisoning)、葡萄球菌食物中毒(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 [单选题]硫胺素缺乏所致疾病是

  • A. 光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
    B. 癞皮病
    C. 骨质疏松症
    D. 脚气病
    E. 佝偻病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夏季,某人食用剩饭2小时候,出现恶心、剧烈呕吐、同时伴有上腹部剧烈疼痛、水样便、体温36.2℃,该人可能是
  • A. 沙门菌食物中毒
    B.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D.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bacillus proteus food poisoning)
    E.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 [单选题]与病毒的概念不符的是
  • A. 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
    B. 非细胞性微生物
    C. 只含有一种核酸
    D. 对抗生素敏感
    E. 只能在活细胞内复制

  • [单选题]对连续性变量混杂因素在统计处理中的判断和控制,一般采用
  • A. 分层分析
    B. 计算标准化率
    C. 可以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x回归分析
    D. 方差分析
    E. 配对t检验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 A. 探讨病因的线索
    B. 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
    C. 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
    D. 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
    E. 筛查早期患者

  • [多选题]同源暴发的暴露时间推算方法有
  • A. 第一个病例发病的一个潜伏期
    B. 最短潜伏期加最长潜伏期被2除
    C. 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再从最后一个病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个时点之间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D. 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暴露的近似日期
    E. 最后一个病例发病前的一个潜伏期

  • [多选题]病因的研究方法有
  •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病例发现
    D. 现场试验
    E. 健康状况研究

  • [单选题]能裂解生成尿素的直接物质是
  • A. 氨基甲酰磷酸
    B. 鸟氨酸
    C. 瓜氨酸
    D. 精氨酸
    E. 精氨酸代琥珀酸

  • [单选题]统计地图用于表示
  • A. 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 各现象的比较
    C. 某现象的地理分布
    D.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E. 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 [单选题]肟类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竞争与胆碱酯酶的结合,致使有机磷化合物毒性效应减弱。那么,肟类化合物与有机磷化合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
  • A. 相加作用
    B. 协同作用
    C. 拮抗作用
    D. 独立作用
    E. 加强作用

  • [单选题]下列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 A. 烷化剂
    B. 雌激素
    C. 芳香胺
    D. 酒精
    E. 多环芳胺

  • [多选题]探讨毒性机制的意义有
  • A. 阐明描述型毒性资料
    B. 估计化学物所致的有害作用的可能性
    C. 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
    D. 设计危害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品
    E. 开发对靶生物具有强烈选择毒性的农药

  • [单选题]"热因热用"属于( )
  • A. 阴病治阳
    B. 阳中求阴
    C. 阴中求阳
    D. 逆治法
    E. 反治法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宜用汗法的是( )
  • A. 表邪已解
    B. 麻疹已透
    C. 疮疡已溃
    D. 自汗、盗汗
    E. 失血、吐泻、热病后期津亏者

  • [多选题]面黄主病有( )
  • A. 脾虚
    B. 湿
    C. 热证
    D. 痛证
    E. 寒证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6r74p.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