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正高)2024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试题试卷(7A)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1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因地制宜(local conditions)、补中益气汤、扶正祛邪、因人制宜、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心神不宁、真性性早熟(true precocious puberty)、肺活量指数(vital capacity index)、利水渗湿药(drugs removing dampness and promoting d ...)、越多越好

  • [多选题]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中,确实有一些属于生长发育障碍性的疾病,但也有一些是属于正常变异,如

  • A. 性分化异常
    B. 家族性矮身材或者高身材
    C. 巨人症
    D. 体质性生长延迟
    E. 真性性早熟(true precocious puberty)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关于生长发育调查指标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查指标越多越能反映生长发育状况,因此调查指标选的越多越好
    B. 根据调查目的选少数有代表性、能说明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即可
    C. 所选指标的测定精确度应较高、准确性较好
    D. 所选指标的测定技术应相对简单
    E. 所选指标应能方便地对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

  • [多选题]为使离窗最远的课桌面上能获得较好的光线,可采取的措施
  • A. 玻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6
    B. 教师对面的建筑物到教室的距离应不小于该建筑物高的2倍
    C. 入射角不小于10°
    D. 最小开角不小于4-5°
    E. 窗间墙应大于窗宽的1/2

  • [多选题]以下关于给孩子喂药的说法正确的为( )
  • A. 给小儿喂药,可将药片研成细小粉末,溶在糖水、果汁中
    B. 给小儿喂药,可用奶瓶像喂奶那样喂进去
    C. 1岁左右的孩子,常需灌药
    D. 给小儿灌药后,可让孩子喝几口糖水
    E. 对2~3岁以后的小孩,应鼓励他们自己吃药

  • [多选题]评价人体体型的身体指数有
  • A. 身高坐高指数
    B. 身高胸围指数
    C. Erisman指数
    D. 肺活量指数(vital capacity index)
    E. 肩盆宽指数

  • [多选题]利水渗湿药(drugs removing dampness and promoting d)适应的病证是( )
  • A. 淋证
    B. 痰饮证
    C. 水肿证
    D. 小便不利
    E. 黄疸

  • [多选题]与痹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外邪有( )
  •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E. 燥

  • [多选题]不寐临床上可表现为( )
  • A. 入睡困难
    B. 寐而不酣
    C. 时寐时醒
    D. 醒后不能再寐
    E. 彻夜不寐

  • [单选题]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
  • A. 辨病论治
    B. 辨证论治
    C. 异病同治
    D. 已病防病
    E. 扶正祛邪

  • [单选题]秋季在五行中属于( )
  • A. 木
    B. 火
    C. 土
    D. 水
    E. 金

  • [单选题]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 [单选题]属祛邪治法的是( )
  • A. 发汗
    B. 阳病治阴
    C. 阴病治阳
    D. 扶阳以制阴
    E. 壮水之主

  • [单选题]不同病人分别表现脱肛、眼睑下垂等病症,治疗时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此称为( )
  • A. 因人制宜
    B. 因地制宜
    C. 辨病论治
    D. 异病同治
    E. 同病异治

  • [单选题]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联系的是( )
  • A. 皮部
    B. 别络
    C. 正经
    D. 奇经
    E. 经别

  • [单选题]患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其治法是( )
  • A. 益气养血
    B. 补肾宁心
    C. 养心安神
    D. 解郁化痰
    E. 疏肝解郁

  • [单选题]阴虚发热的临床主要表现为( )
  • A. 恶寒发热
    B. 骨蒸潮热,五心烦热
    C. 生气后发热
    D. 劳累后发热
    E. 面部烘热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6nvy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