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试题答案+解析(06.01)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4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practice instructions)、血清蛋白(serum protein)、琼脂免疫扩散(agar immunodiffusion)、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火箭免疫电泳(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免疫扩散法(immunodiffusion method)、层析系统(tomography system)、下腹部疼痛(lower abdomen pains)、型超敏反应(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

  • [单选题]原核生物的双向复制是指( )

  • A. 在解开的DNA双链上进行复制,一链从5′至3′、另一链从3′至5′方向不同的复制
    B. 在一定的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复制
    C. 只有两个引物同时在复制
    D. 质粒的滚环复制
    E. 在DNA聚合酶的两端同时复制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急性肝炎时血清中哪种酶的活性改变最显著( )
  • A. LDH
    B. CPK
    C. GPT
    D. GOT
    E. AKP

  • [单选题]女性,着凉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该患者查体可能出现的体征有
  • A. 右上腹压痛
    B. 下腹压痛
    C. 上腹正中压痛
    D. 左上腹压痛
    E. 脐周压痛

  • [多选题]胶体金性能的鉴定指标主要有
  • A. 胶体金颗粒大小
    B. 胶体金颗粒的均一程度
    C. 胶体金颗粒有无凝集颗粒
    D. 胶体金颗粒免疫活性
    E. 胶体金溶液呈色

  • [单选题]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内容应包括,除了
  • A. 实验原理或检验目的
    B. 操作步骤(试剂准备、加样、孵育时间、孵育方式、显色时间等)
    C. 标本种类及收集要求
    D. 参考范围的验证
    E. 操作注意事项

  • [单选题]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
  • A. TNF
    B. SCF
    C. IL-2
    D. TGF
    E. IFN

  • [单选题]有4个重链恒定区的Ig是( )。
  • A. IgG和IgA
    B. IgA和IgM
    C. IgD和IgA
    D. IgM和IgE
    E. IgA和IgE

  • [单选题]火箭免疫电泳的火箭峰呈圆形是因为( )。
  • A. 加样速度慢
    B. 抗原为IgG类蛋白质
    C. 抗原含量过高
    D. 电泳时间未达终点
    E. 琼脂凝胶的电渗过大

  • [单选题]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标记物为
  • A. HRP标记抗体或抗原
    B. 吖啶脂类标记抗体或抗原
    C. FITC标记抗体或抗原
    D. 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或抗原
    E. ALP标记抗体或抗原

  • [单选题]患者,男,74岁。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高热1天。查体:体温39℃,腹肌紧张呈板状,有压痛及反跳痛。血培养阳性。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发败血症。此时患者血清中选择素的变化是
  • A. E选择素增高
    B. E和P选择素增高
    C. E和L选择素增高
    D. P和L选择素增高
    E. E、P和L选择素均增高

  • [单选题]常用于M蛋白测定的免疫学方法不包括
  • A.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B. 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immunodiffusion method)
    C. 免疫比浊法
    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免疫固定电泳

  • [单选题]轻链病患者尿中可测得本-周蛋白,但血中反应呈阴性,其原因是
  • A. 血液中存在本-周蛋白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无法与检测的抗体结合
    B. 血中本-周蛋白浓度过高导致钩状效应,引起假阴性结果
    C. 本-周蛋白分子量小,极易迅速从肾脏排出,血中含量并不升高
    D. 血中轻链发生聚合,无法从肾脏排出
    E. 以上均不是

  • [单选题]层析法分离物质的基本原理是
  • A. 利用各物质的密度不同,从而使各物质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
    B. 利用各物质的电荷多少,从而使各物质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
    C. 利用各物质分子量不同,从而使各物质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
    D. 利用各物质溶解度不同,从而使各物质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
    E. 利用各物质的理化性质差异,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从而使各物质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

  • [多选题]参与Ⅱ型超敏反应(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的主要细胞和成分有 ( )
  • A. 中性粒细胞
    B. NK
    C. 补体
    D. 淋巴细胞
    E. 单核-吞噬细胞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6eoj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