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2024肾内科学(副高)考试试题(03月17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3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输尿管(ureter)、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尿蛋白(urine protein)、骨髓瘤(myeloma)、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 ...)、免疫病理(immunopathology)、各年龄段(each age group)、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 [单选题]对糖尿病肾病具有特异性的肾脏病理变化为

  • A.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B. 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C. 渗出性肾小球病变
    D. 系膜细胞增生
    E. 基膜增厚呈钉突样改变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哪种肾脏疾病的肾脏免疫病理(immunopathology)可能出现"满堂亮"现象
  • A.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B. 糖尿病肾病
    C. 肾淀粉样变
    D. 骨髓瘤肾损害
    E. wegener肉芽肿肾损害

  • [单选题]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 A.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each age group),育龄女性多见
    B.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C. 部分患者下尿路症状不典型或缺如
    D. 查体可发现一侧或双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E. 不会出现败血症

  • [单选题]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特异性抗体是
  • A. 抗组蛋白抗体
    B. 抗Sm抗体
    C. 抗干燥综合征B抗原(SSB)抗体
    D. 抗Scl-70抗体
    E. 抗Jo-1抗体

  • [单选题]男,18岁,全身水肿.尿少10天。查:血压180/105mmHg,Hb 110g。尿蛋白++,RBC++/HP,近3天尿量<200ml/d,水肿显著加重,心悸、气促,不能平卧。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应为 ( )
  • A. 多巴酚丁胺+速尿
    B. 洋地黄+速尿
    C. 透析疗法
    D. 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E. 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

  • [单选题]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出现如下副作用 ( )
  • A. 感染
    B. 药物性糖尿病
    C. 骨质疏松
    D. 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
    E. 以上都对

  • [单选题]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临床表现
  • A. 蝶形红斑
    B. 多发性口腔溃疡
    C. 雷诺现象
    D. 光过敏
    E. 肾小管酸中毒

  • [单选题]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调节
  • A. 自身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负反馈调节
    D. 正反馈调节
    E. 前馈调节

  • [单选题]关于肾交感神经的作用,错误的是
  • A. 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 出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C. 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D. 促进肾小管各段分泌K
    E. 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重吸收Na、Cl和水

  • [单选题]患者,男,65岁。每日尿量3200ml,尿比重1.030,血压130/60mmHg,诊断可能是 ( )
  • A. 肾动脉硬化
    B. 大量饮水后
    C. 前列腺肥大
    D. 肾性尿崩症
    E. 糖尿病

  • [单选题]尿毒症高血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
  • A.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B.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C. 输高渗糖加胰岛素
    D. 做血液透析
    E. 中药大黄灌肠导泻

  • [多选题]下列免疫指标与肾盂肾炎发病有关的有
  • A. 肾盂肾盏的瘢痕组织中有致病菌抗原
    B. 尿中抗体包裹细菌的检出
    C. 肾间质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D. 血压中抗基膜抗体的检出
    E. 尿液中IgA的测定

  • [多选题]无种属及器官特异性的有
  • A.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B.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C. 抗线粒体抗体
    D.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E. 抗平滑肌抗体

  • [多选题]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 人与天地相应
    D.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E. 人可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60wxz.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