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免疫力(immunity)、调节作用(regulation)、甲型肝炎(hepatitis a)、研究课题(research topic)、四肢无力(lamenitis)、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补体结合抗体(complement-fixing antibody)、各地区(each region)、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
[单选题]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级结构
B.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的局部构象
C.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整条肽链的空间结构
D. 蛋白质分子都具有四级结构
E. 蛋白质四级结构中亚基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固定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治愈率
A. 治疗好转的例数/治疗的总例数×100%
B. 治愈人数/治疗的总例数×100%
C. 随访5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5年的总病例数×100%
D. 对照组发病率/实验组发病率
E. (对照组发病率-实验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单选题]关于癌基因致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的表达不引起恶性突变
B. 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必须经过活化,才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C. 已鉴定了多种病毒癌基因,每一种都能在细胞中有相应的原癌基因,因此病毒是癌症发生的最重要的病因
D. 原癌基因的活化机制主要为点突变、基因扩增和染色体断裂
E. 正常细胞至少需要原癌基因两次突变才能转变为肿瘤细胞
[单选题]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后的产毒条件是
A. 食物存放的环境
B. 食物的种类及性质
C. 食物存放的温度
D. 食物受污染的程度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以下关于结核病说法错误的是
A.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首次侵入人体为原发感染
B. 原发感染的结核菌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液中可导致血行播散
C. 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是否发病受到细菌毒力、侵入机体的菌量以及机体自身免疫力的影响
D. 肺结核潜隐感染者虽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但会传播结核病
E. 婴幼儿容易发生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
[单选题]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 干扰素
B. 中和抗体
C. 补体结合抗体(complement-fixing antibody)
D. 杀伤性T细胞
E. 补体
[单选题]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
A. 切割
B. 牵拉
C. 缺血
D. 痉挛
E. 炎症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each region),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A. 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 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 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 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 "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单选题]某地10余年前新建一金属冶炼厂,其矿渣未加处理,露天堆积在稻田、菜地附近。近2年来附近农民因头痛,头晕,四肢无力,下肢麻木、疼痛,视力减退及脱发(斑秃或全秃)而至医院求诊者急剧增加。矿渣污染中最可能与其病因有关的金属元素是
A. 镉
B. 铊
C. 铬
D. 铅
E. 汞
[单选题]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母婴垂直传播
B. 医源性传播
C. 粪-口途径
D. 性接触传播
E. 空气传播
[单选题]白某是儿少卫生学的研究生,研究课题是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变化趋势预测,他的关于儿童身高的预测数据对于下列哪项工作有帮助
A. 设计和改良幼儿园坐椅
B. 设计汽车驾驶室的高度
C. 设计幼儿园的大小
D. 设计幼儿园房间的高度
E. 幼儿玩具的设计
[单选题]兴奋在心脏内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 心室
B. 房室束
C. 心房
D. 房室交界
E. 浦肯野纤维网
[单选题]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A. 结果更合理
B. 结果会一样
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有差别的概率加大
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无差别的概率加大
E. 以上都不对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60q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