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统计资料(statistical data)、气象条件(meteorological condition)、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严重危害(serious harm)、高耗能行业(highly energy-consuming trade)、年平均浓度(mean annual concentration)、二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气象观测数据(meteorological measuring)、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单选题]《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中,SO2的二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的年平均浓度(mean annual concentration)限值是()mg/m3。
A. 0.20
B. 0.02
C. 0.05
D. 0.06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是()。
A. 污染源
B. 无组织排放
C. 单位周界
D. 无组织排放源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一级或二级
[单选题]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A. 5年
B. 10年
C. 20年
D. 30年
[多选题]下列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是()。
A. 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不含两个)项目
B. 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C. 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
D. 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
E. 以城市快速路为主的扩建项目
[多选题]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时,对于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内容的调查应包括()。
A. 颗粒物粒径分级(最多不超过20级)
B. 颗粒物的分级粒径(μm)
C. 各级颗粒物的质量密度(g/cm3)
D. 各级颗粒物所占的质量比
[多选题]估算模式适用于()。
A. 线源的最大地面浓度预测
B. 评价等级的确定
C. 评价范围的确定
D. 点源污染物日平均的浓度分布预测
[多选题]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meteorological measuring)不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B.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
C. 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D. 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二年的连续观测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5yr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