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中小学班主任、《荷花淀》、合理安排(reasonable arrangement)、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解放日报》(liberation daily)、重要依据(important basis)、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文学事业(literature cause)、至情至性
[单选题]大学生小王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考了四门科目:政治、英语、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政治和专业科目一的成绩之和与另外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相等。政治和专业科目二的成绩之和大于另外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专业科目一的成绩比政治和英语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还高。根据以上条件,小王四门科目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是( )。
A. 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英语、政治
B. 专业科目二、专业科目一、政治、英语
C. 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政治、英语
D. 专业科目二、专业科目一、英语、政治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初一二班的希希非常喜欢画画,但数学成绩一直处于下游。班主任余老师找到希希,对她说:你画的再好,数学学不好,将来还是白搭,还是学好数学最重要。余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有利于学生向社会需求发展
B. 正确,有利于学生知晓学习任务的重点
C. 错误,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D. 错误,不利于班级成绩的提高
[单选题]关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教师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该连续一学期以上
B.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C.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D. 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
[多选题]材料:
耕堂荷韵布衣人
我常爱抚摸那本素朴的《曲终集》,久久地出神。这是《耕堂劫后十种》里的一种,也是孙犁的最后一本书。是啊!曲终人未散,坐深云自淡,行尽月犹清。
孙犁,不是个大红大紫的作家,谁却都说他是
一个真正的作家。孙犁若如某些人,其实也是可以大红的。当年,孙犁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荷花淀》,毛泽东看过后写道"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大为肯定。孙犁却从未向人言说,只是独守芸斋,寂寞耕堂(孙犁的书斋),以笔为犁,用作品说话。
我读孙犁,深深地感受到他作品中的"唯真、唯善、唯美"。他总是那般真诚,他的作品都是从生活出发,对"美的极致"的发掘和诗意的表达。《荷花淀》是这样,《铁木前传》、《风云初记》也是这样。孙犁对待作品是认真的,也是有感情的。
孙犁对于文坛,一向总是清醒的。他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作的序中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知,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销声匿迹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这样的文字,不啻为人为文的至理名言。
孙犁至性至情,在文艺界,孙犁尊重妻子、疼爱妻子是出了名的。在儿女们的心目中,孙犁更是
一介布衣。孙晓玲写父亲的书就叫《布衣:我的父亲孙犁》,她在写父亲的文章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照片上父亲身穿长袖白衬衫,灰色布裤,黑布鞋。他拢着我细瘦的小胳膊,我娇憨地依偎在他的身旁。"
人生云水过,平常自然心。布衣孙犁,荷般高洁;清曲绝响,淡云长流……
问题:
(1)试分析本文题目"耕堂荷韵布衣人"的含义。(4分)
(2)第二段说:"孙犁,不是个大红大紫的作家,谁却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这句话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10分)
A. (1)这个题目简练概括了孙犁的特点。"耕堂"指出了孙犁的作家身份和创作上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特点,"布衣"则概括了孙犁至情至性的特点,"荷韵"则总括了孙犁高洁的品格。题目本身用语古朴典雅,很有文化气息,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这句话不矛盾。一方面,孙犁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不张扬,所以说他不是个大红大紫的作家;另一方面,他执着与文学事业(literature cause),对待作品认真,在创作上追求"唯真、唯善、唯美",所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
[单选题]宋老师要上一节高二数学课,他备课的最重要依据(important basis)应该是( )。
A. 历年高考题
B. 习题集
C. 课程标准
D. 教学参考书
[单选题]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实验来说明和印证学生掌握的知识的方法称为( )。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实验法
D. 参观法
[单选题]小宇同学解题时能够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他的( )能力强。
A. 形象思维
B. 求同思维
C. 发散思维
D. 逻辑思维
[单选题]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
A. 学生的智力水平
B. 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 学生的学习方法
[单选题]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与德育中的( )精神相一致。
A. 说服教育法
B. 品德评价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实际锻炼法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547p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