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氯胺酮(ketamine)、硝苯地平(nifedipine)、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仰卧位(supine position)、共济失调(ataxia)、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镇痛抗炎药(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交感神经节(sympathetic ganglia)
[多选题]腰椎旁交感神经阻滞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
A. 高血压
B. 低血压
C. 腹膜后出血
D. 周围神经阻滞
E. 下肢运动障碍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WHO推荐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口服给药
B. 三阶梯用药
C. 单一用药
D. 个体化给药
E. 按时用药
[单选题]下列哪几种药物常被用来增强吗啡止痛效果,降低药物副作用()。
A. 纳洛酮
B. 丁丙诺啡
C. 硝苯地平(心痛定)
D. 头孢拉定
E. 氯胺酮和可乐定
[单选题]小儿疼痛治疗时应用利多卡因时,一次用药最多不可超过()。
A. 7mg/kg
B. 10mg/kg
C. 1mg/kg
D. 2mg/kg
E. 4mg/kg
[单选题]神经阻滞疗法是指()。
A. 在脑脊神经、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交感神经节(sympathetic ganglia)等神经内或附近注入局麻药而阻断神经传导功能,通常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
B. 通过神经阻滞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者称为神经阻滞疗法
C. 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断传导疼痛的神经纤维,从而达到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D. 使用相应的神经递质拮抗剂,在神经突触部位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治疗方法
E. 神经阻滞疗法就是“封闭”疗法
[单选题]关于颏神经的定位和穿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的凹陷处,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4~4.5cm,到达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穿刺针指向原穿刺方向的后方稍上刺入5cm左右,即可得到向下颌和牙龈部的放散痛,提示穿刺成功
B. 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C. 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 手指尖摸到第二尖牙,向下滑动即可触到颏孔,穿刺点位于颏孔外侧和头侧各0.5cm处,穿刺针内下方进针,刺到颏神经时可出现下唇部异感,再向内进针0.5cm即可完成穿刺
E. 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单选题]腰大肌肌间沟阻滞的并发症是()。
A. 恶心、呕吐和便秘
B. 误穿血管、神经损伤、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阻滞
C. 感染、气胸和肾脏损伤
D. 血压升高、共济失调(ataxia)和尿潴留
E. 气胸、肾脏损伤和蛛网膜下腔阻滞
[单选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
A. 神经阻滞疗法
B.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
C. 药物治疗
D. 冷冻疗法
E. 以上均是
[多选题]关于解热镇痛抗炎药(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的副作用,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A. 呼吸抑制
B. 胃肠道反应
C. 血液系统损害
D. 肝肾损害
E. 过敏反应
[多选题]下列关于酚甘油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 与平时硬膜外阻滞相同
B. 采取患侧在下的45°半仰卧位
C. 采取患侧在上的45°半仰卧位,注射酚甘油时要缓慢推注(30~60s/0.1ml)0.5ml,注药后保持体位30min
D. 注射酚甘油时要缓慢推注(30~60s/0.1ml)0.5ml,注药后保持体位30min
E. 采取患侧在上的45°半仰卧位,即刻注射酚甘油0.5ml,注药后保持体位30min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yxv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