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1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普通型(common type)、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甲型肝炎(hepatitis a)、头孢菌素类药物、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出血点(petechia)、及时发现(timely discovery)

  • [单选题]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 A. 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及功能改变
    B.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C. 尿毒症
    D. 凝血因子缺乏
    E. 维生素K和C缺乏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A. 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及里急后重
    B. 无发热
    C. 无腹痛
    D. 米泔样水便
    E. 无里急后重

  • [单选题]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 A. 隐性感染
    B. 慢性患者
    C. 急性患者
    D. A和B
    E. A和C

  • [单选题]预防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措施为()
  • A. 隔离及治疗患者
    B. 流行季节预防性服药
    C. 及时发现(timely discovery)、治疗带菌者
    D. 口服痢疾活菌苗
    E. 切断传播途径

  • [单选题]致病力较强、临床表现较重的是()
  • A. 痢疾志贺菌
    B. 福氏志贺菌
    C. 鲍氏志贺菌
    D. 宋内志贺菌

  • [单选题]患儿男,5岁。发热1天,腹泻6~7次,为黏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粪常规检查:黏液便,红、白细胞满视野。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类型属于()
  • A. 普通型
    B. 轻型
    C. 重型
    D. 中毒型
    E. 慢性型

  • [单选题]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petechia)、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170×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氣化物115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肾综合征出血热
    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结核性脑膜炎
    E. 隐球菌性脑膜炎

  • [单选题]患儿,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半天,于7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P112次/分,R20次/分,BP130/75mmHg。神志不清,皮肤未见出血点(petechia)、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颈抵抗(+),双侧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00mmH2O,WBC170×106/L-,单核0.66,多核0.34,蛋白1.1g/L,糖4.2mmol/L,氣化物115mmol/L。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 A.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B.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C. 脑脊液培养
    D. 血培养
    E. 结核菌素试验

  •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发热10天,体温高达39.6℃,伴头痛,无咳嗽,无呕吐、腹泻,曾按"感冒"治疗,无好转。体检:贫血貌,表情淡漠,在胸、腹、背部及四肢的皮肤,分批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脉搏64次/分,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触及。血白细胞计数3.2×1012/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3。胸片未见异常。对上述病例,首选治疗药物是()
  • A. 青霉素
    B. 利福平
    C. 喹诺酮类药物
    D. 头孢菌素类药物
    E. 磺胺类药物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vqv5w.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