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花岗岩(granite)、可能性(possibility)、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第四系(quaternary)、工程地质(engineering geology)、建筑结构(building structure)、测试点(test point)、冲积层(alluvium)、设计规范(design code)、冲积平原(alluvial plain)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位于冲积平原(alluvial plain)上,地下水位为3.0m,地表至5m为黏性土,可塑状态,地下水位以上容重为19kN/m3,地下水位以下容重为20kN/m3,5m以下为砂层,黏粒含量4%,稍密状态,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如下表,拟采用桩基础,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8度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0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esign code)》(GB50011-2010),回答以下问题:
A. B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某砂土场地地下水埋深为2.0m,砂土为中砂与粗砂互层,黏粒含量微量,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在8.0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锤击数为16击,该测试点(test point)处砂层是否液化,如液化,砂层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应为()。
B. 1/3
C. 2/3
D. 1
[单选题]某土质场地为Ⅱ类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场地中斜坡高度为18m,斜坡水平长度为20m,建筑物与斜坡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5m,建筑物自振周期为0.3s,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24
B. 0.34
C. 0.44
D. 0.54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物场地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alluvium)上,该地区地震烈度为9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0g,蓄水后场地位于水面以下,场地中0~5.0m为黏性土,5.0~9.0m为砂土,砂土中大于5mm的粒组质量百分含量为31%,小于0.005mm的黏粒含量为13%,砂土层波速测试结果为V=360m/s;Vs=160m/s;9.0m以下为岩石。该水工建筑物场地土的液化性可初步判定为()。
A. 有液化可能性
B. 不液化
C. 不能判定
D. 不能排除液化可能性
[单选题]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5.0m,黏性土,可塑,υs=180m/s;②5~12m,粗砂土,中密,υs=210m/s;③12~20m,砾砂,中密,υs=240m/s;④20~25m,卵石土,中密,υs=360m/s;⑤25m以下,花岗岩。该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为()。
A. 0.33s
B. 0.43s
C. 0.53s
D. 0.63s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位于冲积平原(alluvial plain)上,地下水位为3.0m,地表至5m为黏性土,可塑状态,地下水位以上容重为19kN/m3,地下水位以下容重为20kN/m3,5m以下为砂层,黏粒含量4%,稍密状态,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如下表,拟采用桩基础,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8度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0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esign code)》(GB50011-2010),回答以下问题:
A. B
[单选题]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承台底面标高为-2.0m,承台下布置了沉管灌注柱,桩径0.5m,桩长12m,建造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工程地质及工程土质性质指标及测点1、2的深度dS,如图所示。
A. B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vjn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