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不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0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教育工作(education work)、统筹规划(overall planning)、专业人员(professional)、组成部分(part)、《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珠穆朗玛峰(jolmo lungma)、淡黄色粉末(yellow powder)、调整教材内容、完成任务(task-performing)、学生课业负担

  • [单选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不是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有效手段。

  • A. 各级政府统筹规划,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B. 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C. 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D. 安排固定作业量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多选题]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 )组成。
  • A. 教学总目标
    B. 学校教学目标
    C. 课程目标
    D. 单元目标
    E. 课时目标

  • [多选题]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以下是三位教师在进行“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时引入环节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教师给学生预备了实验用品,包括:酒精灯、火柴、纸条、煤块、小石块、坩埚钳。教师给学生的任务是:每组从实验用品中选定一种物质为操作对象,在30 s内动手让这种物质燃烧,并且当教师数到30 s时燃烧要恰好停止。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感受,讨论:你是怎么让物品燃烧的?燃烧的物品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熄灭的?燃烧和灭火的条件是什么? 方案二: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多届奥运会火炬的点火方案,如悉尼奥运会的水下点火,我国在珠穆朗玛峰的火炬传递等,同时介绍了不同的点火方案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是什么。进而提出问题:在讨论点火问题时.研究人员必须思考哪些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方案三:教师向学生演示二氧化碳既生火又灭火的实验:同一个大烧杯中一边放入点燃的蜡烛,另一边放入一块包着淡黄色粉末(yellow powder)的脱脂棉,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蜡烛熄灭,棉花却燃烧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熄灭,棉花为什么会燃烧?燃烧和灭火的条件是什么? 请结合上述三个引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析上述三个教学引入方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选取和使用情境素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从情境素材的选取和使用方面评价上述三个方案。
  • A. (1)方案一:从学生活动引入,活动背后恰恰蕴藏着对核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办法,经过活动后的反思,可以帮学生把零星的直觉的思考转变为系统的逻辑的认识。 方案二:从社会问题、科技前沿人手,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不可能像专业人员那样真正解决奥运会火炬问题,但是学生可以看到无论是解决科研尖端的火炬问题还是解决身边的燃烧问题,其本质是相同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感到通过学习有了关注社会、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 方案三:从二氧化碳灭火又生火的实验现象给学生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一种常见的引入方式。 (2)选取和使用情境素材时应该注意:基于教学的核心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学段整体来看,素材要丰富多样并涉及不同领域。 (3)对案例的评价:三个方案都围绕燃烧灭火条件选取素材,都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方案一: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凭日常经验就可以完成任务(task-performing),所以教师要在活动后注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行为背后的思维方法。 方案二:从素材情境中提炼出核心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展示每届奥运会火炬设计者需要突破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从资料中分析燃烧灭火条件,也就是说素材不仅仅是引入,还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对象,素材的使用就有意义了。否则,引入后就抛开素材,另外谈燃烧灭火条件,素材的选用就不太成功。 方案三:在三个素材中给学生创造的认知冲突最大,是最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素材。但其存在的问题是,认知冲突的点是二氧化碳到底是否支持燃烧,虽然和燃烧灭火有关系,但是对燃烧灭火条件的探究并不能直接解决二氧化碳生火的问题,这里面还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初中阶段学生理解不了的,所以这个素材的使用还需要斟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oy8gw.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