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细菌性痢疾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6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免疫力(immunity)、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illi)、血常规(blood routine)、乙状结肠(sigmoid)、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脑脊液检查(examin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升结肠(ascending colon)、毒血症(toxemia)、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

  • [单选题]关于细菌性痢疾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A. 痢疾杆菌所产生的肠毒素与初病的水样腹泻有关
    B. 内毒素吸收后可引起各种毒血症(toxemia)症状
    C. 中毒型痢疾的发生与个体反应性有关
    D. 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引起肠黏膜炎症、坏死,从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
    E. 痢疾杆菌的内毒素引起肠黏膜炎症、坏死,从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男性,18岁。因恶心、呕吐(8次/天),腹痛、腹泻1天,于7月29日入院。每日排稀水便8~10次。1天前曾与同学到外就餐。同学有多人出现此症状。体检:T37℃,BP75/55mmHg,中度脱水貌,心肺(-),腹软,肝脾未及,脐周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8.9×109/L,淋巴细胞22%,中性粒细胞78%。镜检大便WBC8/HP,RBC0~3/HP。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
    B. 细菌性食物中毒
    C. 霍乱
    D. 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E. 急性肠炎

  • [单选题]中毒型痢疾的发病原理是()
  • A. 机体免疫力下降
    B. 痢疾杆菌毒力过强
    C. 感染痢疾杆菌的数量过多
    D. 机体对细菌毒素异常强烈的反映
    E. 局部IgA分泌不足

  • [单选题]确诊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A. 典型脓血便
    B. 明显里急后重
    C. 大便培养阳性
    D. 免疫检查阳性
    E. 大便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巨噬细胞

  • [单选题]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如果人体胃酸分泌正常则可杀死进入胃内的痢疾杆菌
    B. 正常的肠道菌群对痢疾杆菌有拮抗作用
    C. 一次摄入大量痢疾杆菌才能引起发病
    D. 肠道局部分泌的IgA抗体可阻止痢疾杆菌吸附肠黏膜
    E. 炎症区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可消灭痢疾杆菌

  • [单选题]关于中毒型痢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可有眼底动脉痉挛的临床表现
    B. 严重时出现紫绀、少尿和无尿
    C. 肠道症状轻,甚至无腹痛腹泻
    D. 可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E. 可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

  • [单选题]5岁儿童,畏寒、发热8小时,嗜睡3小时就诊,查体:体温40.5℃,脉率120次/分,血压75/60mmHg,发育及营养良好,浅昏迷,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发射灵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未见瘀斑瘀点,心肺检查正常,腹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胸片示:心肺无异常。为及时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
  • A. 血常规
    B. 肛拭子或盐水肠镜检
    C. 脑脊液检查(examin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D. 大便培养
    E. 血培养

  • [单选题]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 A. 回肠末端
    B. 乙状结肠与直肠
    C. 升结肠(ascending colon)
    D. 降结肠
    E. 累及整个肠道

  • [单选题]患者,男性,21岁,腹泻2天,黏液便,每日十余次,伴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体温38.5℃,血压110/75mmHg。粪便常规:外观为黄色黏液便,镜检RBC2~4/HP,WBC16~22/HP。其诊断是()
  • A. 细菌性痢疾
    B. 细菌性食物中毒
    C. 霍乱
    D. 伤寒
    E.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e3py0.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