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3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代码:337]试题分析(08.29)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理论基础(theoretical basis)、临床实践(clinical practice)、小柴胡汤证、适应能力(adaptability)、消极影响(negative influence)、牛蒡子(great burdock achene)、利水渗湿(inducing diuresis and excreting dampnes ...)、祛风除湿(dispelling wind and eliminating dampnes ...)、中医基本理论(basic theory of tcm)、芳香化湿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对“精不足者”,宜采取的治则是

  • A. 温之以气
    B. 补之以味
    C. 阴阳双补
    D. 掣引之
    E. 引而竭之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
  • A. 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B. 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C. 去半夏,加五味子
    D. 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
    E. 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

  • [单选题]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的功效是
  • A. 祛风除湿(dispelling wind and eliminating dampnes)
    B. 芳香化湿
    C. 清热燥湿
    D. 利水渗湿(inducing diuresis and excreting dampnes)
    E. 活血通络

  • [单选题]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A. 阴阳学说
    B. 脏腑经络理论
    C. 药性理论
    D. 药味理论
    E. 五行学说

  •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 A. 竹叶、杏仁、桔梗、甘草
    B. 苏叶、桔梗、芦根、甘草
    C. 薄荷、杏仁、桔梗、甘草
    D.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E. 薄荷、杏仁、竹叶、甘草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八正散的组成药物
  • A. 大黄、炙甘草
    B. 瞿麦、萹蓄
    C. 木通、栀子仁
    D. 茯苓、猪苓
    E. 滑石、车前子

  •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的功用是
  • A.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B. 消导化积,清热祛湿
    C. 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D.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E. 分消酒食,理气健脾

  • [单选题]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此症是
  • A. 邪犯肌表
    B. 外邪入里
    C. 邪在半表半里
    D. 邪犯肠胃
    E. 邪犯肺卫

  • [单选题]不属于浮脉类的脉象是
  • A. 散脉
    B. 芤脉
    C. 革脉
    D. 动脉
    E. 洪脉

  • [单选题]脘腹部胀满,按之手下虚软,缺乏弹性,无压痛,此为
  • A. 癜积
    B. 瘕聚
    C. 虚满
    D. 实满
    E. 胃中水饮

  • [单选题]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其证候是
  • A. 伤暑
    B. 冒湿
    C. 伤湿
    D. 中暑
    E. 以上均非

  • [单选题]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状是
  • A. 失眠
    B. 面白
    C. 健忘
    D. 多梦
    E. 心悸

  • [单选题]胃脘冷痛喜按,吐清水,口淡不渴,舌淡嫩,脉沉迟无力,属于
  • A. 胃阳虚证
    B. 脾阳虚证
    C. 寒湿困脾证
    D. 寒滞胃肠证
    E. 食滞胃脘

  • [单选题]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最主要的共见症状是
  • A. 面白神疲
    B. 脉细无力
    C. 舌质淡白
    D. 形寒肢冷
    E. 心悸气短

  • [单选题]下列一条不应列为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 A. 使已有的疾病加重
    B. 适应性调整,恢复内稳态
    C. 使原有的疾病复发
    D. 损害适应能力,引发心身症状
    E.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引发新的疾病

  • [单选题]空痛属于
  • A. 气血精髓亏虚
    B. 气血运行不畅
    C. 脾胃湿热
    D. 肝阳上亢
    E. 气滞血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dqoq9.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