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9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绞痛(angina pectoris)、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遗传性(hereditary)、酸中毒(acidosis)、持续时间(duration)、获得性(acquired)

  •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为()。

  • A. 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B. 遗传性Hb合成异常
    C. 慢性失血
    D. 获得性(acquired)红细胞膜缺陷
    E.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常见改变为()。
  • A. 高血钾
    B. 高血钙
    C. 低血镁
    D. 低血磷
    E. 代性酸中毒(acidosis)

  • [单选题]男性,52岁,原有劳累性心绞痛,近2周来每于清晨5时发作,疼痛持续时间(duration)较长而入院。住院期间发作时心率52次/分,期前收缩4~5次/分,血压12.5/8kPa(95/60mmHg),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经处理后心电图恢复正常。以后加用硝苯吡啶后未再有发作,应用硝苯吡啶的机制是()。
  • A. 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
    B. 增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肌血供
    C. 解除冠状动脉痉挛
    D. 提高血压,改善心肌灌注
    E. 增快心率,消除期前收缩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dpw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