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记忆力(memory)、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弗洛伊德(freud)、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具体思维(concrete thinking)、间断性(discontinuity)

  • [单选题]“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concrete thinking)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 A. A、顺序性
    B. B、间断性(discontinuity)
    C. C、稳定性
    D. D、可变形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与正常儿童相比,有视觉障碍的儿童()。
  • A. A、在触觉能力、听力和记忆力方面要比一般儿童强
    B. B、其智力有缺陷
    C. C、它们可通过听的途径来学习
    D. D、具有上述各项特征

  • [单选题]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知识可以分为()
  • A.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
    B.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C. 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D. 个体知识和社会知识

  • [多选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下列能够影响学与教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 A. 年龄差异
    B. 性别差异
    C. 社会文化差异
    D. 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E. 学习方式差异

  • [单选题]“先快后慢”的记忆规律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A. 皮亚杰
    B. 科尔伯格
    C. 弗洛伊德
    D. 艾宾浩斯

  • [单选题]联结主义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 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C. 形成认知地图
    D. 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8gr0.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