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思想品德教育(moral education)、潜移默化(imperceptibly influence)、不断进步(constant progress)、多种多样(infinite branch variety)、绝大多数(most)、变化多端、分镜头脚本、君子好逑、互为补充(complement each other)、文本具体分析
[单选题]酒醉吐真言,李某现在并没有喝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某说的是假话
B. 李某说的是真话
C. 李某从不说真话
D. 李某可能说真话,也可能说假话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既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又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的是( )。
A. 春节
B. 重阳
C. 除夕
D. 清明
[单选题]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B. 作品在当时可以配乐歌唱
C. 表现爱情的诗占绝大多数
D. 主要艺术手法有赋、比、兴
[单选题]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了学生文化的( )特征。
A. 过渡性
B. 非正式性
C. 多样性
D. 互补性
[单选题]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
A. 目标评价模式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 过程评价模式
D. 成果评价模式
[单选题]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系数为( )。
A. 0.1
B. 0.9
C. 0.55
D. 0.45
[单选题]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
A. 榜样示范法
B. 品德评价法
C. 实际锻炼法
D. 情感陶冶法
[多选题]材料:
影视产品挤压纸媒读物是当下一个明显趋势,正推动文化生态的剧烈演变。前者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不能不使写作者们疑惑:文学是否已成为夕阳?
没错,如果文字只是用来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这样的文学确实已遭遇强大对手,落入螳臂当车之势,出局似乎是迟早的事。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优秀的文学实中寓虚,虚实相济,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任何比喻都是画不出来的。说少年被"爱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画?画一支血淋淋的箭穿透心脏?今人同样可以质疑:说恋爱者在"放电",你怎么画?画一堆变压器、线圈、插头?
画不出来,就是拍摄不出来,就是意识的非图景化。其实,不仅比喻,文学中任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色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握,引导处缺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使一棵树也可能有上千种表达,总是令拍摄者为难,没法用镜头来精确地追踪。在另一方面,文字的感觉化之外还有文字的思辨化。钱先生未提到的是:人是高智能动物,对事物总是有智性理解,有抽象认知,有归纳、演绎、辩证、玄思等各种精神高蹈。所谓"白马非马",具体的白马黑马或可入图,抽象的"马"却不可入图;即便拿出一个万马图,但是"动物""生命""物质""有"等更高等级的相关概念,精神远行的诸多妙门,还是很难图示和图解,只能交付文字来管理。若没有文字,脑子里仅剩一堆乱糟糟的影像,人类的意识活动岂不会滑入幼儿化、白痴化?
可见有了这两条,写作者大可放下心来,即便撞上屏幕上的声色爆炸,汉语写作的坚守、发展、实验也并非多余。恰恰相反,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一种强旺的文学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倒是优质影视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韩少功《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问题:
(1)文中画线处"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如何理解文中认为的"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0分)
A. 【参考答案】
(1)"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是指文学中"虚"的部分,具体指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感觉化、意识的非图景化,如超现实的个人感觉等,镜头没有办法精确呈现;二是文字的思辨化,人的智性理解、抽象认识、高级概念等,很难图示和图解,镜头不好表达,只能交给文字。
(2)文字和图像相比,长处在于虚实相济,一是感觉化、非图景化,二是思辨化,能更好地管理高级概念,这些是图像无法做到的。没有文字只有图像,有些东西无法表达出来,而且人的意识活动也会退化。但文字和图像相比,也有弱势,图像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在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上大大优于文字。因此,文字和图像互有短长,一方的局限正是对另一方优势的确认,这不仅不会削弱对方,反而会促进对方的发展。优质的影视生产离不开强旺的文学生长,声色爆炸也会促进写作的坚守、发展、实验,所以文字和图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为隐形的推手"。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8dl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