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战国时期(warring states period)、准备活动(preparatory activities)、考试制度(examination system)、进行改革(carry on the reform)、百日维新、正当理由(justification)、著书立说(writing books)、抗日战争胜利、唐代科举制、监察委员(supervisory member)
[判断题]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三司”主军政,“枢密院”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调整监查制的主要表现()。
A. 将监查院正副院长、委员由委任制改为选举制
B. 设地方监查区
C. 增设监查委员会
D. 改监察使署为监察委员(supervisory member)行署
[单选题]政府中包括丞相在内的主要官员,都由国王直接任命。官员的选择,突破了血缘集团的限制。这种动向始于()。
A. 春秋初期
B. 春秋中期
C. 春秋晚期
D. 战国时期
[单选题]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康有为及其同道进行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他们通过组织各种学会、办学、办报、演说、上奏章、著书立说(writing books)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社会的支持。在天津,()于1897年10月创办了《国闻报》。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黄遵宪
[多选题]与唐代科举制相比,宋代在考试制度规范方面进行改革,严禁官员请托,同时实行()制度。
A. 临时选派主考官
B. 糊名(弥封)制
C. 誊录
D. 回避(别试)制度
[单选题]公务员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受到辞退的时限之一是一年内累计超过()。
A. 15天
B. 20天
C. 25天
D. 30天
[单选题]下列官名中,属于明代宦官类的一项是()。
A. 司礼太监
B. 护军中尉
C. 国子监
D. 内务府总管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7e7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