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0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发展阶段、可能性(possibility)、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浓度梯度(concentration gradient)、核心内容(core content)、能力差异(capacity difference)、环境危害因素(environmental hazardous factor)、重要依据(important basis)、生物转化过程、最低需要量(minimum requirement)

  • [单选题]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 A. 最低需要量(minimum requirement)
    B. 最高需要量
    C. 最高容许限量
    D. 最低容许限量
    E. 最大耐受量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传统的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细菌
    B. 微波
    C. 核素
    D. 病毒
    E. 各种外源化学物

  • [单选题]危险度是()。
  • A.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方
    B.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C.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性估计
    D. 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E. 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明确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存在与否、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关系、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及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险度的估计。

  • [单选题]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 A. 定性评定
    B. 定量评定
    C.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D. 毒性评定
    E. 危害性评定

  • [单选题]关于急性毒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指机体瞬间内接触外来化合物在短期内所引起的毒效应
    B. 是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物在短期内所引起的毒效应
    C. 是指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D. 是指机体连续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E. 毒效应观察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 [单选题]毒物的空间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 A. 直链烃<支链烃
    B. 环烃<链烃
    C. 间位<邻位<对位
    D. L–异构体
    E. 以上均正确

  • [单选题]被动转运包括()。
  • A. 简单扩散
    B. 易化扩散
    C. 膜动转运
    D. ABC都是
    E. ABC都不是

  • [单选题]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存在选择毒性的原因有()。
  • A. 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B. 不同生物及其细胞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差异
    C. 体内生物转化过程差异
    D. 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修复能力差异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 A. 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B. 阈剂量
    C.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D.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E. 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 [多选题]化学致癌作用的三阶段是()。
  • A. 诱导阶段
    B. 引发阶段
    C. 促长阶段
    D. 进展阶段
    E. 发展阶段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438lrw.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