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有利条件(advantage)、至高无上、资本输出(capital export)、不平等条约(unequal treaties)、通商口岸(trading port)、《马关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贸易往来(trade contact)、澎湖列岛(penghu islands)、经济命脉(economic lifelines)
[多选题]列强逐渐操纵了中国经济命脉(economic lifelines),体现在()
A. 垄断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
B. 迫使清政府举债以还赔款,控制盐税和关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
C. 设立银行成为对华经济侵略的中心,垄断中国金融
D. 倾销工业品,利用剪刀差给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A、中英《南京条约》
B. B、中英《虎门条约》
C. C、中美《望厦条约》
D. D、中法《黄埔条约》
[单选题]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
A.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 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单选题]1895年,中日间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penghu islands)给日本的条约是()
A. 《辛丑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单选题]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
A. 乐善
B. 史荣椿
C. 毓贤
D. 海龄
[单选题]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扩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A. A.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trade contact)
C. C.英法策划提出“修改条约”要求
D.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
[单选题]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纳内地税的要求,其目的是()
A. 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条件
B. 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
D. 为了联合起来以压低中国关税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3wo6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