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结构相同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0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荷塘月色》(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西厢记》(the west chamber)、《兰亭集序》、《岳阳楼记》、《赤壁赋》、《醉翁亭记》、温故而知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符合要求(meet the requirement)、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单选题]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结构相同的句子,以下学生给出答案错误的一项是()。

  • A.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B.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D.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教师在讲解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及意义时,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进行总结。以下笔记中“以”的用法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B.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C. 遂许先帝以驱驰。(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把”“拿”“用”等)
    D.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至”“因而”)

  • [单选题]教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教师讲到这是一首送别诗,并准备推荐其他送别诗,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以下不适合推荐的是()。
  • A.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单选题]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故”的意义,下列选项中的释义不正确的是()。
  • A. 温故而知新。(《论语》)(“旧知识”)
    B.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老朋友”)
    C.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
    D.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因此”)

  • [单选题]学习完《藤野先生》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归纳,以下学生给出的答案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的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②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③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④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⑤那字也在讽刺我了,犹如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⑥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竞没有说。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A. 学生甲:①句既用了夸张,又用了比喻。
    B. 学生乙:②③句都用了比喻。
    C. 学生丙:④⑦句都用了反语。
    D. 学生丁:⑤⑥句也用了比喻

  • [单选题]某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写景的特点,同时又列举了几篇写景散文,下面选项中符合要求(meet the requirement)的是()。
  • A. 《故都的秋》
    B. 《赤壁赋》
    C. 《兰亭集序》
    D. 《长亭送别》

  •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7—9年级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不包括()。
  • A.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B.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C.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D.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习作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37dkln.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