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尿蛋白(urine protein)、氯霉素(chloramphenicol)、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主要特征(main features)、相同之处(same places)、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旋转式黏度计(rotary viscosimeter)、大细胞性(large cell)、经常出现(often appear)
[单选题]临床上采血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最佳时间()。
A. 上午6时
B. 上午8时
C. 上午10时
D. 下午2时
E. 下午6时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患儿8个月,面色苍白,米糕喂养,有长期腹泻,血红蛋白53g/L,红细胞2.1×1012/L,外周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骨髓增生活跃,所见各阶段红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胞核大、核质发育不平衡,"核幼质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单选题]对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鉴别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 骨髓铁染色
B. 血清铁
C. 血清总铁结合力
D.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
E. 红细胞脆性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黏度计的特点的是()。
A. 毛细管式黏度计依据Poiselmle定律设计
B. 旋转式黏度计(rotary viscosimeter)的原理是牛顿黏滞定律
C. 全血黏度测定用毛细管式黏度计最理想
D. 旋转式黏度计(rotary viscosimeter)可以提供不同的切变率
E. 旋转式黏度计(rotary viscosimeter)是血液流变学研究较理想的仪器
[单选题]APTT试验,加入白陶土的作用是()。
A. 为凝血因子提供催化表面
B. 激活因子Ⅷ、Ⅸ
C. 激活因子Ⅻ、Ⅺ
D. 激活凝血酶
E. 去除血浆杂质
[多选题]患者女性,24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3月余,伴心慌1周就诊。平时挑食,其他无特殊病史。月经初潮12岁,月经量较多。查体:T36.6℃,P9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Hb64g/L,RBC3.1×1012/L,Hct0.21,RDW22%,WBC6.5×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2%,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2%,PLT31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
A. A, B, C, F, G
[多选题]患者女性,22岁。以头昏乏力、月经量增多半年入院。平时无挑食现象。曾因腹泻服用过"氯霉素"。体检: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RBC2.2×109/L,Hb68g/L,WBC3.5×109/L,N37%,L60%,M3%,PLT46×109/L。
A. A, C, D, E, F, G
[多选题]患者男性,55岁。因头晕、便秘、排便习惯改变来就诊。否认有胃切除。体检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RBC3.4×1012/L,Hb83g/L。MCV72fl,MCH26pg,MCHC30%,血清铁8μmol/L(正常9~27μmol/L),铁结合力75μmol/L(正常45~66μmol/L),铁饱和度10%(正常20%~40%),铁蛋白10gg/L(正常15~400μg/L)。
A. F, G
[多选题]患儿男,9岁。学生,12小时前不慎跌伤,右膝关节肿胀疼痛12小时入院。曾在当地按外伤给予止痛、消炎及外贴伤湿药膏无效。自幼年起经常出现(often appear)损伤后皮肤血肿或关节肿胀,经输血、止血后可缓解。患者母亲家族中有类似患者。体检: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右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余无异常发现。
A. B, C, D, E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35lx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