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发现问题、编辑工作(editorial work)、真实性(authenticity)、创造性劳动(creative work)、专业人员(professional)、内在联系(internal relations)、基本知识(basic knowledge)、先决条件(precondition)、重要组成部分(important part)、编辑处理(editing handling)
[单选题]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
B. 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
C. 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
D. 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书刊校对的依据是()。
A. 达到“齐、清、定”标准的原稿
B. 作者提交的原稿打印件
C. 装帧设计稿
D. 实物原稿
[单选题]关于校异同和校是非,说法错误的是()。
A. 校异同在于保证原稿的真实性不被损害
B. 校是非要求校对者有广博的知识
C. 校是非和校异同都是为了消灭出版物中的差错
D. 校是非的功能在于发现并直接改正原稿差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校对在出版工作中作用和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important part)
B. 校对工作是出版物内在质量的把关环节之一
C. 校对工作是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
D.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先决条件(precondition)
[单选题]下列关于本校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本校法通过本稿件的前后、左右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
B. 现代校对的通读检查采用的就是本校法
C. 本校法的特点是一定要依据本稿件的内在联系进行前后互校,不能和其他校对方法交叉运用
D. 本校法是在脱离原稿的情况下进行的校对
[单选题]校对人员发现原稿有讹误,应该()。
A. 提出疑问,请责任编辑处理(editing handling)
B. 提出疑问,请作者订正
C. 主动修改
D. 提出疑问,请责任校对处理
[单选题]排版、改样人员造成文字出错的原因不包括()。
A. 草字误判
B. 拆字失误
C. 邻位错改
D. 校样错改
[多选题]关于校对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的工作
B. 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
C. 校对时所作各种标记必须用红笔
D. 校对是出版物发稿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
E. 现代的“校对”是由古代的校雠、校勘演化而来的
[多选题]下列关于校是非的表述,正确的有()。
A. 目的是发现原稿中的差错
B. 功用是纠错增值
C. 作用是协助编辑纠正原稿中的错误
D. 方法是校对人员发现原稿中的疑点并直接改正
E. 结果是使原稿的价值在出版过程中得到提升
[多选题]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
B. 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
C. 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
D. 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
E. 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355p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