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肌红蛋白(myoglobin)、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呼吸困难(dyspnea)、主要原因(main cause)、菌血症(bacteremia)、运动障碍(dyskinesia)、酸中毒(acidosis)、长期使用(long-term use)、烦躁不安
[单选题]男性,35岁。行走时被从对面行驶而来的摩托车撞伤腹部1小时。伤后倒地即感腹部持续性疼痛难忍,伴恶心、呕吐,不能站立,急送医院。查体:T36.8℃,P160次/分,R24次/分,BP40mmHg。被动体位,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肢体发凉。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明显,肝区叩击痛,肠鸣音减弱。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
A. D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影响创伤伤口愈合的因素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年龄
B. 不能由原来性质的细胞修复,而由其他细胞增生替代修复
C. 营养不良
D. 患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long-term use)皮质激素
E. 感染、异物存留、血液循环障碍
[单选题]关于挤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挤压伤是挤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同一疾病的两个发展阶段
B. 挤压伤在上肢前臂及下肢最常见,受压部位肿胀,感觉迟钝,运动障碍(dyskinesia)
C. 出现以肌红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acidosis)、高钾血症和急性肾衰等为特征的综合征
D. 肢体受压12小时以上可发生功能障碍
E. 一经诊断,立即施行肢体切开减张术,并切除坏死肌组织
[单选题]男性,38岁。地震发生后左下肢受挤压6小时被救出。在现场对该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 尽快转移伤员至安全地带,避免二次受伤
B. 妥善固定伤肢,制动,不用加压包扎或止血带,严禁抬高、按摩、热敷
C. 静滴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静注甘露醇利尿
D. 只要伤肢出现明显肿胀,剧烈疼痛,功能障碍,应立即现场切开减压
E. 镇静、止痛,早期应用抗生素
[单选题]女性,22岁。地震时双下肢被倒塌的砖墙砸伤致股骨干及胫腓骨多发性骨折。送往医院后及时施行了骨折外固定、内固定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突然高热,体温达40℃,脉搏120次/分,伴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皮肤出血点。X线胸片显示双肺呈"暴风雪"样改变。根据患者情况,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 菌血症
B. ARDS
C. SIRS
D. FES
E. 脓毒症
[单选题]男性,44岁。骑摩托侧翻摔伤2小时。急诊室查体:T37.0℃,P104次/分,R28次/分,BP134/86mmHg。昏迷状态,呼之不应,躁动,呼吸困难,急促有鼾声。头颅无血肿,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颌面部无骨折,口鼻无出血,无呕吐痕迹。胸部无肋骨骨折和气胸体征。腹平、软,肠鸣音正常存在。右小腿下1/3处皮肤肿胀青紫、畸形、有骨摩擦音和异常活动。
A. B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zrj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