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辛亥革命(the revolution of 1911)、清政府(qing government)、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三民主义、五权宪法(five-power constitution)、《钦定宪法大纲》(the outline of imperial constitution)、“中华民国宪法”、搬运法(partage)、南北议和、陷入困境(get into trouble)
[多选题]患者男,22岁,因“骨痛、身高变矮4年”来诊。4年前始有骨痛,身高变矮,曾在外院诊为“骨质疏松”,予补钙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提重物时发生左侧肱骨骨折,已治愈。近3年来,患者经常在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伴有反酸、嗳气及胃灼热。近半年来,间断头痛,视力下降。查体:BP100/70mmHg;身高165cm(2年前身高170cm);意识清楚;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胸椎后凸,四肢未见畸形。
A. A, B, C, D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SLE患者哪个器官的受累与dsDNA的升高相关()
A. 心脏
B. 脑
C. 血液
D. 肾脏
E. 皮肤
[单选题]用三角形展开法展开时,三角形的划分是根据零件的()进行的。
A. 尺寸大小
B. 形状特征
C. 形体分类
[单选题]自晚清开始,中国已有多部宪法,但始终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宪政之路。1898年康梁实施变法之后,清政府被迫实施西方现代政治制度,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志士吸取维新六君子之教训,决心推翻帝制,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并以辛亥革命南北议和所产生的《临时约法》重建政局。但帝制虽废,皇权与臣民心理未去,袁世凯复辟,宪政陷入困境(get into trouble)。1936年,中国再次立宪,但又遭遇日本入侵的外患,宪政被迫中端。八年抗战之后,仍内忧频繁,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并不具有全民之共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适应局势之变,30多年间四易宪法,仍处于变动之中。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确立了中国宪政制度的框架。
A. A
[单选题]搬运颈椎椎骨折患者应选用()
A. 一人搬运法(partage)
B. 二人搬运法(partage)
C. 三人搬运法(partage)
D. 四人搬运法(partage)
E. 挪动法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v4q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