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9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农村教师(rural teachers)、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鸦片战争前(before the opium war)、世界潮流(world trend)、教师队伍整体素质(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aff)、站稳脚跟(firm foothold)、中小学教师队伍(teachers personnel)、指导作用。

  • [单选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teachers personnel)整体素质(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aff)( )。

  • A.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B. 以城市教师为重点
    C. 以边区教师为重点
    D. 以西部教师为重点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针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的现状,张老师带领本组老师编写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学生读本,这突出体现了张老师是( )。
  • A. 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
    B. 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C. 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D.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 [单选题]妈妈怀疑女儿莹莹早恋,进入了莹莹的房间,将莹莹的日记、信件和所有E-maiI都翻看了一遍并销毁。其做法( )。
  • A. 正确,有效阻止了女儿早恋行为的发生
    B. 不正确,侵犯了女儿的财产权
    C. 正确,负责任地行使监护人的职责
    D. 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 [单选题]1.01,1.02,2.03,3.05,5.08,( ),13.21
  • A. 8.11
    B. 8.12
    C. 8.13
    D. 8.14

  •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登广告,但广告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茶戏园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 A.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大学》有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著名的喜剧演员卓别林曾经说过:"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创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进入21世纪,创新更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创新引领科技的未来。如果没有创新,世界上第一盏电灯就不能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如果没有创新,第一架飞机就不能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楼房取代了平房,空调取代了风扇。因为创新,科技日益进步。 创新是民族的希望。回顾中国历史,在15世纪以前,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出现过汉唐盛世,中国的经济技术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此后便逐渐从强盛走向没落,来到鸦片战争前夕更是腐朽到极点,从头到脚都烂透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的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创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人民都在争相创新,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勇于创新,就有可能重蹈近代史上那种濒临亡国灭种的悲剧。所以邓小平告诫:"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江泽民同志更是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两代领导人都把创新与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 创新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惟创新才能在世界潮流激荡中站稳脚跟(firm foothold),惟创新才能让国家在持续健康发展中强起来。 创新让艺术百家争鸣;创新让技术改变生活;创新让科技引领未来:创新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所没有的荣耀和地位:创新可以让艺术百家争鸣、让技术改变生活;创新可以使一个民族挺起脊梁,让一个国家有未来;创新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创新让社会充满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 [单选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客体是( )。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方法
    C. 教育手段
    D. 教育内容

  • [单选题]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 A. 了解学生
    B. 融洽的师生关系
    C. 先进的教学设备
    D. 备课

  • [单选题]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
  • A. 说服教育法
    B. 情感陶冶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

  • [单选题]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20世纪,萨顿提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他们提出自己观点的思维过程分别是( )。
  • A.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
    B.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埋
    C. 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D.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roql6.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