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地理分布(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呼吸困难(dyspnea)、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颈静脉(jugular vein)、动力学不稳定(mechanical instability)、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特别是(especially)、活动量(active amount)、全腔肺动脉吻合术
[多选题]关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最早由Castleman等人于1954年首次报道
B. 本病特点为单纯性淋巴结增生、肿大
C. 属于较罕见疾病,好发年龄为8~70岁
D. 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胸内,特别是(especially)纵隔区域
E. IL-6参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的发病过程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张力性气胸患者,急诊入院。胸部X线片:左肺完全萎缩,纵隔向右移位。立即于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闭式引流,引出大量气体,但患者呼吸困难不见好转,左肺呼吸音消失,皮下气肿有蔓延,此时诊断应考虑()
A. 引流管位置过高
B. 血性心包
C. 支气管或肺广泛裂伤
D. 食管裂伤
E. 并发血胸
[单选题]食管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食管癌的高发区除外()
A. 太行山麓
B. 川北
C. 闽粤交界区
D. 云南
E. 福建
[多选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外科手术指征包括()
A. PCI治疗失败且疼痛症状持续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合适靶血管进行CABG手术
B. 药物治疗后心肌缺血症状仍持续发展或反复,心肌缺血范围大
C. 合并心肌梗死后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室间隔穿孔
D.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超过50%的左主干病变或3支病变,存在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E. 患者年龄<75岁,伴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或下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36h内出现心源性休克
[多选题]右上腔静脉异位引流至左心房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A. 非体外循环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吻合术
B. 体外循环下心内隧道术
C. 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D. 左心房后壁内通道术
E. 全腔肺动脉吻合术
[单选题]患者女,6岁,因“入学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5d”来诊。查体:BP100/65mmHg,HR11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Ⅳ/Ⅵ级收缩期杂音,P2无亢进。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患儿平素偶有感冒,无晕厥、抽搐,活动量(active amount)较同龄儿童无明显减少。
A. E
[多选题]患者女,29岁,因“发现左胸壁局限性隆起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胸壁第6肋间腋后线有一包块,胸部X线片显示骨质和肺无异常。
A. D, F, G, H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憋气3周”来诊。查体:头部肿胀,颈部可见颈静脉怒张。胸部CT:前纵隔巨大肿物,8cm×6cm,外形不规则,包绕两侧无名静脉,其他组织器官未受侵犯。增强CT:肿物不均匀增强,局部有坏死。
A. A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p0r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