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大锯齿波,频率为300次/分,心室率为75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8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房室传导阻滞、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右心房(right atrium)、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日内瓦协议(geneva agreements)、纽伦堡法典(nuremberg code)

  • [单选题]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大锯齿波,频率为300次/分,心室率为75次/分或150次/分,应诊断为

  • A.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B. 房性心动过速(2:1~4:1下传)
    C. 心房颤动
    D. 心房扑动(2:1~4:1下传)
    E.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诊断扁平颅底主要测量
  • A. 钱氏线
    B. Fishgold线~
    C. Bull角
    D. Boogard角
    E. 基底角

  • [单选题]以下哪种疾病是单侧眼球突出最常见的原因:( )
  • A. 甲状腺性突眼
    B. 炎性假瘤
    C. 海绵状血管瘤
    D. 颈动脉-海绵窦瘘
    E. 视神经肿瘤

  • [单选题]不符合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图改变的是
  • A. 右心房(right atrium)肥大
    B. 左心室肥大
    C. P波增宽或出现切迹
    D.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E. 右心室肥大

  • [单选题]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
  • A. 1949年《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geneva agreements)
    B. 1964年世界医学会《尔辛基宣言》
    C. 1946年《纽伦堡法典(nuremberg code)
    D. 1968年世界医学会《悉尼宣言》
    E. 1975年世界医学会《东京宣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jn9xx.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