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树枝状(dendritic)、肺水肿(pulmonary edema)、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生理需要量(physiological demand)、半透明(translucent)、需要量。
[多选题]Ⅲ度烧伤的特点为()
A. 创面呈焦痂状,或呈现苍白
B. 创面上看不到树枝状栓塞血管
C. 病人剧痛和感觉过敏
D. 深度可达皮肤全层
E. 病人有休克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特点()
A. 创面可有或无水疱
B. 创面痛觉迟钝
C. 可见粗大树枝状栓塞血管
D. 如无感染,3~4周愈合
E. 愈合后多遗有瘢痕
[多选题]焦痂切开减压术的适应证()
A. 肢体远端皮肤青紫或苍白,局部发凉、麻木
B. 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微弱
C. 进行性肢体肿胀,感觉迟钝
D. 胸腹部环形焦痂或焦痂超过腋中线者
E. 颈部环形焦痂
[多选题]吸入性损伤临床分期为()
A. 即期
B. 水肿期
C. 肺不张期
D. 感染期
E. 修复期
[多选题]有关烧伤休克的治疗,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 国内常用的标准公式: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烧伤面积×1.5,其中胶体:晶体=(0.5~1):1,不再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量。
B. 伤后第1个8小时要输入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小时内输入
C. 第1个24小时的电解质和胶体应为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的水分
D. 烧伤休克的补液应严格遵守公式的计算量,不得随意加减,以免灌注不足或输液量过多
E. 延迟复苏的患者,为避免短期大量液体输入而诱发心衰、肺水肿,其输液按照复苏延迟的时间向后顺延,输液量必须严格按照公式的计算量
[单选题]男性,40岁,因室内着火大声呼救,被烧伤头、面、颈、背、臀,部分为深Ⅱ度烧伤,部分为Ⅲ度烧伤。
A. E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eyp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