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s)、注意力高度集中、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集体荣誉感(sense of collective honour)、第二次鸦片战争、人格尊严权(right of personal dignity)、诺贝尔奖获得者(nobel prize winners)、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抒己见
[单选题]放学以后,教师王某让小梅独自留下打扫班级卫生,不小心将校门反锁,致使小梅独自留在学校一夜。王某的行为( )。
A. 不合法,王某主要侵犯了小梅的人身自由权
B. 不合法,王某主要侵犯了小梅的人格尊严权
C. 合法,教师有权指导教育学生
D. 合法,学生具有共同维护班级管理的义务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关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受教育者进行奖励和处分的权利
B. 依据本校情况调整收取标准的权利
C. 依法接受监督的义务
D. 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的义务
[单选题]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单选题]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联结说的三个定律。( )A.正确B.错误
A. A
[单选题]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的学习发动机属于( )。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社会发展内驱力
[多选题]材料: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他因发现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而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而他的成功,竟然和小时候一次受罚有关。原来,小时候的麦克劳德非常调皮,经常惹祸。有一次,他为了知道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偷偷杀了校长的宠物狗。校长自然很生气。可是谁都没想到校长的惩罚竟是让麦克劳德画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和血液循环图(现珍藏在英国的亚皮丹博物馆中)。这一"惩罚"的直接效果是使麦克劳德由顽皮走向对动物的深入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最终成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nobel prize winners)。问题:请分析"校长的惩罚"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教育哲理。
A. 以上案例说明,一个教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所谓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它通过教师的话语、暗示、行动等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复杂的效应。麦克劳德代表着目前学校中的后进生。后进生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自卑复杂感强;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意志力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应该做到,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④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多选题]简述健康的现代概念。
A. 【参考答案】
现代健康的概念已从单纯的生物学角度逐渐转向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多选题]材料: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
十分踊跃。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14分)
A. 【参考答案】
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肯定。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材料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之后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人手,激发学生想象力,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该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人手,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们各抒己见,对竹子的品质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此举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需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该教师主动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要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更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材料中,该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使学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做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单选题]运动技能教学中,对全班同学集中讲解时,教师应重点讲解( )。
A. 动作过程
B. 动作要点
C. 动作节奏
D. 动作细节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0e5j4x.html